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马克思主义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探讨      ★★★ 【字体: 】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探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53:2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衣俊卿,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独立的二级学科,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在许多层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①。我以为,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拓宽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形成“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紧密结合的学术视野。我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中国向度”,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这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其基本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思想)当作给定的前提,着眼于中国发展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表述;因此,它主要表现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由外向内”的单向输入的向度。而我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是指要在全球化语境和世界视野中审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问题,并强调中国经验的开放价值和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话语权;因此,它呈现为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向互动”的向度②。
    实际上,“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可分割、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还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现存在着这两个向度的分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偏重于“中国向度”。因此,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就应当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单纯“中国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查阅到的近10年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1000多篇学术论文,大多数集中于这样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规定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追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经验、规律、方法和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文化根源和文化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历程和思想脉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未来走向和致思方向,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包括了很丰富的思想,然而,从总体上看,虽然一些研究者也提及要在全球化背景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但实际上,除了极少数论文外(参见何萍;孟庆刚;赵剑英),绝大多数论文属于“中国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我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一个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输入过程,仅仅在中国系统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世界范围内,在一个无限开放的系统中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何萍,第14页)
    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普遍集中于“中国向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一向度的研究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这一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宗旨就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地指导中国的实践。其次,虽然人们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开放体系,虽然人们也大多熟知恩格斯关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81页)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但实际上,人们还是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结论当作不变的、给定的前提,更多考虑的是现成理论的应用。再次,人们在强调坚持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时有时会走入误区,自觉不自觉地把我们自己的理解和理论当作当今世界唯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对马克思恩格斯身后一百多年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各种理论常常视而不见或持某种排斥的态度。因此,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单向度的特征。
    基于这种分析,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当关注研究视野的问题。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与核心地位的同时,应当努力使我们的研究视野更加开放;特别要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缺乏自觉的“世界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
    其一,封闭地研究中国问题容易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经验”仅具有有限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工业化运动结束了各个孤立的、彼此分离的民族历史,开辟了“世界历史进程”。工业化与现代性的不断扩展,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强有力推进,使世界任何地方的本土问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同全球问题和世界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必须把“中国问题”作为落脚点和聚焦点,但是,它决不能孤立地就中国问题而研究中国问题,而是必须学会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问题。现实的情况则并非如此:尽管很多人也在努力把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统一起来看,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情形是,两批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在各自相对独立地、分别地讨论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例如,封闭地探讨中国问题、孤立地描述世界问题、绝对地用世界问题来剪裁中国问题、绝对地强调中国问题的独特性等片面现象,在我们的研究中都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我们如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还是让人感觉这些只是中国自己的事情。
    其二,孤立地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容易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孤芳自赏”,并且存在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价值阐释走入误区的可能性。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世界历史进程”时已经预见到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他们明确指出,“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文学”的德文形式是Literatur,其含义不是狭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文献,实际上是指我们所说的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必然涉及到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互作用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有关成果来看,人们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视域时,更多考虑的是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民族化。具体说来,人们比较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吸收中国文化的成分而民族化和本土化,但是往往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狭隘民族性的扬弃,忽略了使民族文化通过积极地与世界各种文化对话、交流和碰撞,来推动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丰富世界文化的内涵。由于缺少这一“世界向度”,脱离世界化而孤立地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因此容易降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价值,甚至在逻辑上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导向海外一些学者所说的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上归结为儒家化甚至封建化。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 下一篇文章:辨析詹姆逊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
  • ››马克思的“转型”问题和斯拉法的标...
  •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
  • ››“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共产党宣言》思想的胜利
  • ››第三世界的阶级、政权及其他
  •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