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资本主义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 【字体: 】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14:28   点击数:[]    

出版社,1999年);《“最低生活水准? 庇搿叭丝谘沽Α敝室伞罚吨泄缁峋檬费芯俊?996年1期。]。





  推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应当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这种推动力量被称为“斯密动力”(theSmithianDynamics)。斯密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劳动分工及专业化所带来的高生产率,即每个人生产其最适宜生产的产品,然后与他人交换,从而在市场上获得较丰的利润。劳动分工仅受市场大小所限,市场扩大给经济成长提供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分散化的价格体系拓宽了市场范围,并且也扩大了从劳动分工获得的优势。因此,贸易既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条件,同时又以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体现出来的相对优势为基础。但是斯密时代的经济基本上仍是农业经济,因此他并未预见到工业革命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社会与经济的根本变革[注解:参阅前引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10-12页。]。由这种“斯密动力”所导致的经济成长也被称为“斯密型成长”(theSmithian Growth)。费维凯(AlbertFeuerwerker)从理论上对这种“斯密型成长”的特点做了总结。在这种成长中,经济总产量、劳动生产率都有提高,但技术变化不大[注解:AlbertFeuerwerker,Presidential Address:Questions aboutChinas Early Modern Economic&nbs p;History that I Wish ICould Answer,刊于Journal of AsianStudies,Vol。5,No。4。与此相对的是“广泛性成长”(extensivegrowth)和“库兹涅茨型成长”(Growth a la Kuznetz或theKunznetsianGrowth),前者是只有经济总量增加而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后者则是19世纪以来的近代工业化。]。由于没有技术突破,所以这种成长取决于市场规模及其扩大的情况。换言之,市场的容量就是这种成长的极限[注解:斯密与李嘉图(DavidRicardo)、马尔萨斯都相信经济成长受到更广泛的限制。他们认为,经济决定人口成长速率,因此维持生存的费用与工资紧密联系在一起。斯密认为高工资增加了儿童生存率;而儿童增加导致的人口增长,又使工资下降。在富裕的国家,增加财富的机会已经竭尽,所以利润水平和利息率在下降。李嘉图的基本分析构架也一样,他预计自然资源会耗尽。马尔萨斯则对人口增殖超过其资源基础所能支持的数量的前景深感恐惧。参阅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24-25页。]。也正是因为没有技术突破,所以斯密动力无法导致近代工业化。





  明清中国经济发展属于这种“斯密型成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而这种动力所起作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又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一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二是地区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两点在明清江南表现十分明显。在前一方面,从明代的“夫妇并作”到清代的“男耕女织”,表现了江南农村中工农业生产的分离和男女的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注解:参阅李伯重《“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中国农史》1996年1期)、《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中国经济研究》1996年3期)、《“男耕女织”与“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中国经济研究》1997年3期)。]。在后一方面,江南与中国其他地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地区产业分工与专业化,通过这种分工与专业化,江南从外地大量输入各种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同时大量输出工业产品。这种分工和专业化发生在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国内市场内,而江南恰好正处于这个市场的中心。这个市场不仅容? 烤薮螅一乖诓欢戏⒄怪校圩⒔猓豪畈兀琓heFormation of Chinas NationalMarket,1500-1850,paper presented to the EighthAnnual 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Congress,Victoria,Canada,June 27,1999。]。 



  按照安古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的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注解:Angus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Run,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granis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Paris),1998年,25、40页。贡德·弗朗克(Andrew GunderFrank)也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见AndreGunder Frank,ReOrient: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ley,LosAngeles,Oxford),1998年,108-117页)。]。虽然这些估计数字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它们也证实了一点:在明清时期,中国国内市场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扩大的速度上都大大超过欧洲。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中国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从此意义上来说,江南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注解:参阅滨下武志与川胜平太编《ァジァ交易圈と日本工业化,1500-1900》,リブロ-ト株式会社,1991年,22-49页。〖ZK)〗]。而在这个贸易圈中,江南也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这种地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江南逐渐成为东亚地区的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注解:前引李伯重TheFormation of Chinas NationalMarket,1500-1850。]。由于东亚地区此时正处于一个经济加速成长的时代,因此到了清代中期,由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推动的江南经济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未达到其发展的极限。所以我们? 梢杂邪盐盏厮担绻挥形鞣降娜肭郑暇媒绦刈偶榷ǖ姆较蚍⒄瓜氯ァ?/P>





  然而,这种由市场扩大推动的经济发展,并不会导致工业革命的出现。琼斯(E。L。Jones)说欧洲人夺取了新大陆,获得了一笔“史无前例的生态横财”[注解:E。L。Jones,TheEuropean Miracle:Environments,Economics andGeopolitics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 andAsia,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1年,84页。]。而英国又夺得了其中最好的一份--北美,这笔横财使得英国推迟了斯密所说的“经济增长极限”的到来。但是英国突破斯密型成长的内在限制,并不仅是靠通过海外扩张而攫取新的资源,甚至也不仅是靠通过制度变革,而且靠世界史上无有前例的矿物能源的大开发[注解:见前引Wrigley,Continuity,Chanceand Change:the Character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inEngland,115页。]。在此意义上说,由于缺乏煤铁资源,江南不可能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当然也不可能发展到近代工业化[注解:前引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00-1850年》第7、9章。]。





  (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 下一篇文章:○反传统主义与中国工业革命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
  • ››○反传统主义与中国工业革命
  •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
  • ››○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帝国主义
  • ››○沃勒斯坦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世界新秩序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四]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三]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二]
  •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