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这正是反全球化运动和思潮兴起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的推进,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昭示将更鲜明地体现出来。 从目前情况看,资本主义全球化正处在体系性扩张与转型的时刻,资本的体系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不能很快地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一点,已经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中暴露无遗。全球金融界的大亨乔治·索罗斯在《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一书中明确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有两大缺陷:一是市场的不稳定,二是非市场部门也即国家层次和国际政治的失败。市场的不稳定将导致国际资本体系的瓦解,而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则会形成核心国家与边缘地带的非均衡化,由此产生的巨大政治压力最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体系。目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大特性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全球的各种资源都是靠资本的洪流被整合在一起的,而支持这一巨大的循环系统的体系“有严重的缺陷”。“只要资本主义挂帅一天,对金钱的追求就会凌驾于其他的社会考量之上,经济和政治的安排就会出现偏差。”(注:乔治·索罗斯:《全球资本主义危机》,远方出版社,1999年。)在目前被普遍看好的全球化机遇面前,索氏悲观地认为这正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时刻。 索罗斯的言论或许有其片面性,但它至少表明,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不是像表面所展现的那般茂盛,而是孕育着深刻的危机。这些危机的发展趋势如何,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资本主义不是各种体制竞争的最后胜利者。全球化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冲突的,只是人类至今还没有创造出充分的条件让它寿终正寝。目前的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完全成熟的标志。作为一种成熟的社会形态,它在不断地对自身进行修正、完善的同时,也为另一种更优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对它的全面的、辩证的否定,不自觉地构筑着未来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方面的基础。这是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给予我们的昭示。 从反全球化思潮的视角看,未来的全球化乃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它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是由科技的进步所导引、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世界各国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和科技成就的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人民和睦相处、取长补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从历史活动的客体(就是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转变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实现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全球化;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交流融合、和而不同、实现共存共荣的全球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揭示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球化。这样的全球化,显然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积极扬弃。从马克思主义视域来看,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同义语)事业本身就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是全球性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