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各个民主党派均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人士组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在行使监督职能时,能从自身特色的视角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党和政府把他们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可以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实际,使决策更加正确,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三不主义’,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以利于政府集中正确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9](P187)其三,民主党派的监督是代表着统一战线主要方面的有组织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不同于一般群众的个别监督,同权力监督也不同,它不带有强制性,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是,民主党派是我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组织形式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进行监督,起到其他监督难以起到的监督作用。是一种有组织的监督,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其四,民主党派的监督是一种高质量的监督。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以及他们所联系的人们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同志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同志是学有专长的专门家”。[10](P204)因此,他们在监督时,往往能够有机融入或运用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使监督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所处的位置比较超脱,所反映的意见具有较大客观性,对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具有参考价值,所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这种高水平高质量的监督一直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调动民主党派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的作用,邓小平认为必须制定一定的规章和制度作为保证。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党的十二大将1956年确定的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八字方针进一步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把坚持与完善这一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89年初,邓小平专门批示,要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能的方案。根据邓小平这个《批示》,不久,全国政协会议通过了《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对各民主党派参政和进行民主监督作了详细的规定。1989年12月,中共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共同研究协商,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加强民主监督的意义和措施作了明确的阐述。全国政协的《暂行规定》和中共中央的《意见》对于推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在监督形式、监督手段和监督途径等方面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民主监督的成效也越来越大。[11](P256-257)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邓小平.执政党的干部问题[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