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 【字体: 】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20:22   点击数:[]    

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对外经济活动形式主要局限于“做生意”等,要求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等,反映了“天朝万物尽有”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这使毛泽东无法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走向国际竞争这一高度来认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毛泽东过分强调自力更生,限制了对外开放。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这是无比正确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要依靠自力更生。并说:“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我们不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45]抗日胜利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中外一切反动派”[46]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取得的。建国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的封锁,特别是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面对困难的挑战,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选择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并看中了这方面的效力。正如决议所说,“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47]。自力更生无疑是毛泽东毕生的经验总结。但实践中往往片面强调了自力更生,把自力更生当作“唯一”,把为“辅”当成可有可无。在民主革命时期,强调自力更生无疑是正确的。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中也需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但是必须要看到经济建设毕竟和革命战争不同,它有自身的规律。后起的国家只有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利用他们的资本和先进经验,才能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过分强调自力更生,使毛泽东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仅不积极寻求外援,有时反而拒绝国际上的援助,甚至用自己有限的财力去援助比我们还发达的国家。据有关资料表明:50年代,我们对34个国家援助金额占同期财政收入0.95%;60年代,我们对34个国家援助金额占同期财政收入2.8%;1970年—1974年对74个国家有援助,援助金额占同期财政收入5.88%,完全超越了国家财力的许可,人为地制造了一些困难。也推迟了我们脱贫致富的进度。后来发展成为“任何外国贷款给我们,我们也不愿向外借”。“以后内债外债都不借,完全靠自力更生”[48],把自力更生绝对化了。
4.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是着眼于政治方面,从争取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同盟力量角度考虑的多。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中,虽然有许多关于经贸方面论述,也试图这样去做。但是,在毛泽东时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长期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之中,建立人民政权,巩固人民专政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毛泽东心目中,对外的交往,虽然不排斥经济的交往,对苏联东欧的关系就是如此,主要是努力争取一些国家的支援,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50年代是争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援;60年代与苏联关系紧张,把重点转入亚非拉,争取第三世界的支持;到70年代,为了对付苏联的霸权主义改善了与美国、日本的关系。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有一些,但与美日的国家之间贸易数量很少,较多的是民间贸易和往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情况有改变。总的来讲变化不太大。政治上的交往远远大过贸易的交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重大的突破。
5. 过分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使我国对外开放一直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毛泽东经常提醒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提高人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警惕,这有正确的一面。但是他过分强调了这一点,因此,不断宣传“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拥护,敌人拥护的我们要反对。”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他坚决不赞成“只要有利,向魔鬼借钱也可以”。他明确表示“我们不走这样的路。这样一来也就把他早就说过的向外国资本主义学习科学技术,欢迎外国在中国投资的思想束之高阁了,弄得几乎与外界隔绝。对外开放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6. 表现在对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误解,使他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时讲对立斗争多,讲联系统一少。因而,使毛泽东对外开放的程度受到很大限制。由于把社会主义看成纯又纯的社会,所以,就认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从最终意义来说是绝对排斥的。因此他强调“一分为二”,反对“合二为一”。尽管毛泽东1956年曾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显然他否认纯而又纯的主张。但在1958年大跃进中,毛泽东受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高潮的影响,领导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越来越追求社会主义原则的纯粹性,提出要早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这个思想在对外经济领域里也反映出来。既然是社会主义,就不能允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那么吸引外资,合办企业,当然是不行的,既然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中国就不能再借外债,接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不能成为帝国主义的投资场所。1970年8月1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作了如下清楚的表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应要求跟你们搞合营,这个道理很清楚”。这个观点在我国外贸部于197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充分反映了出来,文章说,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或同外国共同开发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资源;根本不会同外国搞联合经营。
由于以上这些局限性的存在,给对外开放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首先是对外开放的规模小。1976年我国贸易总额是134.33亿美元。从纵向比较,已是1950年的10倍,是有发展的。但放在全部国家经济和世界贸易全局中做横向比较,差距就明显了。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我国为5.6%,仅比1950年提高0.9百分点。
其次是对外开放的路子窄,层次浅。毛泽东的对外开放实践,除“一五”计划期间大规模的实践外,基本是简单的商品贸易,也曾涉足“三来一补”、“三资企业”、“海外投资”等。这些贸易带来的经济开放必然是表层化的。从开放的目的看,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但有时仅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而不是一直谋求相对比较利益,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开放的职能主体看,仅限于国家经济外壳的直接对外,与逐层深入的地方经济内核与国际经济几乎没有关联;从开放的经营机制看,进出口结构一成不变,进口产品不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水平,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及其附加值,前后联锁效应的提高缓慢。
(二)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和资本主义低潮时期。他认为“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它部分,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快进博物馆了,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均之力,磅薄於全世界,葆其美妙青春”[49]。他没有认识到,也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尚有很强的调整应变能力。同时,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包含许多理想成分。这也与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毛泽东从未去过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缺乏感性认识。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局限性的产生有:
1.国际条件的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形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坚决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恨之入骨,妄图把她扼杀在摇篮中。美国不仅公开宣布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它做生意。并且纠集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仆从国家军队,发动了侵朝战争,企图占领北朝鲜,进而进攻中国。同时美帝国主义还使出混身解数来对付中华人民共和国。11月,美国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析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

  • 下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
  • ››论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