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      ★★★ 【字体: 】  
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16:34   点击数:[]    

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其最高表现和结晶就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但不是先知。他不是先设定一套完整的治国方案,然后照搬这套方案来改造中国,而是在实践中提出方案,在实践中修正方案,为实践所检验并得到丰富和完善。离开了具体的改革实践,就不可能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说明其实质和价值。邓小平理论的永恒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始终扎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以开放的姿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步伐,倾听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科学的新发展中吸取营养,从而使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走向丰富,走向更高的科学形态。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首先表现在它的形成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把人民群众看做实践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视为实践的根本要求,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看做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他多次指出,联产承包、乡镇企业都是农民的创造,改革开放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作为全国的指导。正是由于坚持了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和实践创造作为自己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才使得邓小平理论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也表现在它的主题来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就找到了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曲折失误的根源。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看成是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搞清楚“是什么”和“怎样建”的问题。他正是在新时期依据社会主义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历程。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还表现在它准确把握和顺应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趋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提出了世界的多极化和新科技革命使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他强调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人类尤其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东方不发达国家的人们长期实践和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些实践与探索,有过巨大的辉煌,因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也有过惨痛的失败,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仅给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和历史性的遗憾,而且特别给中国和那些仍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敲响了警钟,震惊之余,痛定思痛,这使各国社会主义者不得不作出深刻反思,即开始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作出理性追问,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引导社会主义国家启动社会主义改革的契机和动力,引导人民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在更高时代起点上建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学习时就应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其一,我们要高度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勇于和善于理论创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提出和将会提出许多从未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给出尽可能正确的答案。解决这些新问题,不可能指望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去寻找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照套、照搬别国的模式。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形成新思想,拿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推动我们全新的事业向前发展
其二,我们要以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为指导,来展望和把握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能不能在这一竞争中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势,比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全面、更持久,不仅关系到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人民群众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和美好的。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决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基础上的科学信念。对世界格局变化和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抱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其根本点就是既走向世界,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又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自己的命运。
其三,我们要结合江泽民同志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关新的论述、报告和文件来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从而加深理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成绩卓著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十四大以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了新的阐述,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时代精神和革命风格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深刻阐发,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地写入党章。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等。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同年6月江泽民同志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号召全党同志来共同深入研究;等等。这一系列新概括、新发展、新贡献,不仅语言是新的,而且思维也是新的,提供了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认真领会,在实践中切实贯彻。
五、邓小平理论已深深打着伟人邓小平个人的印记,体现着他的个性特征、坚定信仰和人格力量。因而,我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就必须在学习邓小平(怎样做人)上求深化。
科学理论的形成,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创造,但也不能忽视思想家、政治家个人的智慧和心血。邓小平理论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和集体的创造,但在这个集体中,邓小平的个人天才、经历、权威和魁力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或者说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都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并给予探索和阐述的,因而也使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的名字来命名。
首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始终怀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不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论是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还是在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不论是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一帆风顺的时候还是在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都没有发生过丝毫的动摇。他的领导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可谓坎坷不平,几经浮沉,历尽艰险,正是在这些人生“磨难”中造就了他坚忍不拔的个性特征和独具魅力的人格精神。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在下野后有一次向邓小平请教复出的“秘诀”,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四个基本问题

  • 下一篇文章: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