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上一页  [1] [2] [3] [4] 


Tags: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 【字体: 】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14:39   点击数:[]    

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1]其实,人对世界的关系都是通过统一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具体来说,以物质生产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交往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社会的关系,以精神生产实践为中介实现人对思维的关系,以自身发展活动(一种特殊的实践)为中介实现自我对他人的关系。而且,在统一的“共同活动”中,它们又是互为前提,互为中介,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技术范畴不仅是提高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找到了返回现实世界,把人加以具体化的现实基础和道路;不仅是摒弃传统技术概念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且是确立了能够彻底否定这种传统观念的实践思维方式。坚持这两点,就会实现技术哲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也为新时代的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收稿日期]2001-04-01
【参考文献】
①A·A·库津,马克思与技术问题,科学史译丛,1980,1。
②[17][27][41][42][43][5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169页、607页、34页、39页、37页、362页、54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7页。
④[40]陈文化,关于21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第12页。
⑤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哲学研究,2000,1。
⑥[4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50-151页。
⑦[20][22][33][36][37]马克思,资本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341页、374页、168页、169页、377页、386页。
⑧[18][25]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207-209页。
⑨[3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411页、44页。
⑩[23][30]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第347页、358页。
[11]陈文化,腾飞之路—技术创新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10页。
[12][13]陈文化,试论技术的定义与特征,自然信息,1983,4。
[14][26][46][47][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49页、第97-100页。
[15]陈文化,科学技术与发展计量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1-19。
[16]M·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与哲学输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1,第56页。
[19]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635页。
[21][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4页、4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0页。
[28][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9页、414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981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08页。
[38]陈凡,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吗?科技日报,1998,10,10,牟焕森,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35。
[39]刘则渊,论科学技术与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第10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40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页。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 下一篇文章: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方法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