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其他
   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      ★★★ 【字体: 】  
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54:18   点击数:[]    

来越强,金融市场未来受到国际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  

  五、证据二: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另外一方面,泡沫的全球化过程中泡沫不仅仅简单的被约束于证券市场一个部门内,而会向各个部门渗透。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任何带有投资属性或者可以发展出投资属性的行业和部门都会受到流动性的冲击。  
  房地产需求主要分为现实消费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其中前者较为稳定,主要和人口结构、收入增长联系;后者主要和价格预期、利率环境和房地产政策联系紧密。对于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言,投资性需求是一个必要而且有益的组成成分。出于投资性需求而购置的房产实际上在房地产供求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和蓄水池的作用。在没有出于投资性需求而购置的房产的情况下,一旦供给和需求不能严格匹配(现实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二手房边际购买者面对的将是具有刚性需求的自住者,房地产边际成交价格都会出现剧烈的上下波动。另一方面,投资性购房者的存在也有利于租金市场水平保持相对低廉,也有利于租金市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而在一个持续的价格上涨预期中,投资性需求逐步放大并且表现坚挺。但是当投资性需求在整个需求结构中比重超过合理范围,投资风险就开始累积。同时刚性的消费需求由于房价过高而被抑制。这个过程实际上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而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由于投资性需求主要受到人们对于价格趋势的预期影响,而人的预期是非常容易波动和逆转的。所以当投资性需求成为需求的主要力量时,市场价格波动会变大,相应的投资风险也会增大。 
  从全球房地产市场来看,1997年到2007年间,除了日本和我国香港之外,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房价涨幅都达到了100%以上。其中英国房价指数上涨幅度超过190%,美国超过120%。全球房地产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经历了一个连续7年牛市。过去5年发达国家楼市总值由30万亿美元升至超过70万亿美元,增幅相当于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2]。相比之下,上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泡沫产生的市值增幅只相当于其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55%,90年代后期全球股市泡沫增幅相当于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1997-2005年全球房价涨幅最大的是南非,达244%;第二位的是爱尔兰,达192%;第三位是英国,涨幅达154%;第四位是西班牙,涨幅145%。而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开始出现价格下滑情况,2006年夏全美现房销售在38个州出现下跌,其中9月份更是创下了36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在欧洲,房价同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据法国全国房地产联合会公布的数字,法国平均房价2006年7月份下降0.3%,8月份下降了1.1%。而在西班牙,从2005年开始房价增长就已经放缓。今年以来的次级债务危机,更加影响了人们对欧美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预期有可能被全面逆转。中国房地产市场从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压抑以久的住房需求价格也出现了全面巨大的上涨。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开发行业和房产投资领域。以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为例,上榜的前100名富豪中有41位出身房地产行业或者参与房地产行业,可见该行业的热度以及利润集中程度。观察现实中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以上海为例,虽然房地产供给每年的存量相对于每年成交量很小,只能满足几个月的成交。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已售出房产的空置率比较高,通过供给需求缺口判断房地产真实供求情况时必须区别考虑消费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一旦价格趋势的预期被逆转,以往的投资性需求购买的房产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供给方,引起房地产价格较大的下行压力。  
    
  六、大宗商品市场的超级牛市——成本推动通胀  
    
  而大宗商品市场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一轮超级牛市。美国原油价格从1998年的低点每桶10.35美元上涨到最近超过100美元一桶。由于全球石油贸易成交额巨大,石油价格的暴涨吸引了巨量的投机性资金聚集在石油期货市场。有数据显示,2000年进入能源市场的对冲基金只有30亿美元,到2005年达到了900亿美元,到2007年则远远超过1000亿美元[3]。油价的大幅上升有石油供需基本面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但是另外不可忽视的巨大推动力量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资性和投机性资金。以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持仓结构来看,非商业性多头头寸占多头总头寸的比例经常不超过20%。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之后,由于美国和欧洲房地产市场受到打击,投机者将更多资金转入能源期货市场,使得石油价格一度逼进100美元/桶大关。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考虑,由于通货膨胀和美元持续走弱的因素,实际上目前的油价只相当于1980年的30美元左右,但是由于人民币和美元联系紧密的汇率制度,使得高油价对我国实际形成比较大的通胀压力。  
  有色金属的超级牛市中,LME场内铜现货价格从2001年10月份的每吨1,352美元上涨到2007年最高时每吨8,788美元,涨幅高达5.5倍。金属镍的价格从1998年底的3720美元到2007年5月的5.4万美元,涨幅达到13.6倍,而其他金属也涨幅巨大:铅8.5倍、锌5.1倍、锡3.9倍。铝1.8倍。与之相应的是,有色金属矿产企业获利丰厚,盈利出现井喷增长。以A股上市的有色金属企业为例,驰宏锌锗06年净利润比05年同比增长接近700%;锌业股份2006年净利润达到2.4亿元,比2005年的633万元升幅达到3700%,而同比主营业务收入只增长了100%,可见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产品价格的上涨;中金岭南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8%。另外差不多是同时期,国际市场黄金现货价格1998年8月最低为252.35美元/盎司,上涨至2007年11月达到845.80美元/盎司,涨幅近235%。而这个价格距离1980年的历史最高价格850美元/盎司只有咫尺之遥。另外,铁矿石价格1999年见底之后,目前涨幅超过2倍,煤炭价格涨幅超过3倍。  
  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背后是美元持续走弱,导致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飙升;另一方面则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会通过成本推动型通胀向全球各经济体的产业链的不同层次传导。而通胀预期也促使资金从银行流向地产和股市寻求保值。  

  七、国际和国内艺术收藏品市场的非理性繁荣  
    
  有趣的是,除了伴随着流动性过剩出现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牛市之外,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也和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日本升值泡沫和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发生的同时,艺术品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也出现疯狂的情况。伴随着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90年代后期美国纽约艺术品市场则出现泡沫化大崩盘。从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艺术品价格连续10年保持快速上涨,世界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扩大了10倍,累积涨幅超过300%。而2007年,最顶尖的当代艺术品价格飙升超过50%。  
  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长及演变的速度令人吃惊。从雅昌艺术网编制的当代中国画100家指数来看,2004年该指数仍处于1000点左右,之后出现快速上涨,2007年最高达到6635点。随着市场拍卖成交价格不断上升的是流入艺术品市场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大幅增加。市场上的短期投机资本至少占总资金的50%以上,甚至一段时间内达到70-80%左右。同时市场以及媒体上充斥着关于浙江游资大举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消息。另外,民生银行还推出了国内首只艺术品理财产品“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该计划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门槛最低100万元,投资周期两年,主要对象是中国当代书画,预计收益年回报率38%,上不封顶,其中客户优先收益率为18%。对于书画这类艺术品投资,一般来说都有比较长的投资周期,而为期两年的短期投资工具的出现,并且年回报率高达38%,不能不反映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炫耀性消费的功能分析

  • 下一篇文章:关于消费者物质倾向研究综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研究
  • ››对办成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市场的...
  •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内在联系...
  • ››浅谈我国现阶段储蓄与投资转化在国...
  • ››浅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
  • ››浅论湖南投资环境的优化
  •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
  • ››关于消费者物质倾向研究综述
  • ››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
  • ››论炫耀性消费的功能分析
  • ››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
  • ››浅论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