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其他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      ★★★ 【字体: 】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54:11   点击数:[]    

非是人类用来适应环境的“体外器官”,各种文化的价值是等量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即以民间信仰而言,它首先是人们为满足心理安全而形成的民俗形式,决不能简单地与迷信划等号。  
  民间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形式是仪式。人类学把仪式归于“沟通行为”的一种,即信仰者借助仪式表达自己心中的一些意愿,只不过表达的对象不是人,而是“超自然”的信仰。这样的仪式行为很难说是否迷信。如果行为者仅仅止于表达,或借此强化自己的行动决心和意志的,其效用与一般人际关系沟通等同,这就不是迷信。但行为者如果除表达意愿外,还祈望得到真正的使用意义,这就有了迷信的成份,即迷于仪式的效用而信之。这种仪式行为虽然可能导致不健康行为的产生,但似不宜夸大其消极影响。  
  温州模式的同情者大可不必羞于谈论温州的民间信仰,也大可不必因温州模式很难与永嘉学派拉上关系而懊恼。可以反过来设想,假使永嘉学派诸公的提倡功利指的是启发百姓追求实际利益,那么这些人连学者都不是,更不是严肃的思考者和思想大师;我们对永嘉之学作这样的归纳,不是赞扬而是侮辱了这些温州先贤。虽然与“温州模式”牵扯不上什么关系,但这无损于永嘉学派的光辉,永嘉之学仍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朵流芳百世的奇葩,是温州人永远的骄傲。  
    
  注释:  
  ①金耀基观点见于《儒教伦理与经济发展:韦伯学说的重探》,《金耀基社会文选》,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彼得•柏格观点见于李亦园《人类的视野》第303~30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大陆学者的观点见于杨善华等《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余英时1986年参加讨论,其观点见于《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5~118页。罗荣渠的观点见于《现代化新论》,第2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葛兆光的观点见其所著《佛教伦理与中国民间生活——关于一个韦伯式问题的讨论》,载王守常、汪晖、陈平原主编:《学人》第8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6页。  
  ②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③④⑤⑥⑧⑨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徐和雍、周立人整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7、121、122、46、121页。本文出现的重点号,均为作者所加。  
  ⑦胡珠生编注:《孙锵鸣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⑩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9页。  
  B11韩森:《变迁之神》,包伟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在第三章比较集中地阐述商业革命与民间信仰关系。她的观点是:“随着市场体系的扩张,神祗们变得越来越具有商业敏感性,开始多样化了”(页7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了10年之后,作者在《中译本前言》中有一个重要的修正:认为不一定是商业变迁导致神祗的变迁,事情完全可能相反,即是神灵多样化和信徒实用主义态度的变化构成了经济发展环境,这就与笔者的结论更为吻合了。但无论如何,经济发展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是无可否认的。  
  B12B15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295页。  
  B13B16B17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145、198、205~206页。  
  B14刘广京序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B18姜准:《岐海琐谈》,蔡克骄点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点校者在注解中指出,陆游(字务观)未有《野庙记》之文,此文系唐陆龟蒙(吴郡人)所作,在《全唐文》中,此作题为《野庙碑》。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失灵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论我国公民公益消费动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研究
  • ››对办成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市场的...
  •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内在联系...
  • ››浅谈我国现阶段储蓄与投资转化在国...
  • ››浅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
  • ››浅论湖南投资环境的优化
  • ››关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分析
  • ››关于消费者物质倾向研究综述
  • ››浅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泡沫
  • ››论炫耀性消费的功能分析
  •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