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进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公司的股东带来价值。因此,经济附加值越高,说明公司的价值越高。平衡记分卡的出现,则是为了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融入考核评价系统,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衔接,增进企业长期发展能力。通过战略转换可以将企业的业绩指标与战略联系起来,即按照目的、指标、指标值和措施等4个阶段依次将战略转换为整个组织的年度业绩指标体系或可操作性标准,按照组织层级将整个组织的业绩指标体系最终转换为每个组织成员的业绩指标或日常工作。另外,为平衡管理评价,平衡记分卡在财务因素之外引入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因素,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互补充,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克服了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仅仅从财务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 近年来,在价值评价方面出现的这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无不是为了满足价值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也充分说明了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反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代宏坤. 基于价值的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比较分析[J]. 商业研究,2005(8). [2] 张纯. 企业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3] 于东智. 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公司权益进行估价的模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4] 张艳纯. 企业价值评估贴现模型的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05(2). [5] 于庆东,等. 经济价值评价[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