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实现"有效控制",则实质上就不存在什么内部控制制度了。在内部控制评价的三个一般标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若不具有完整性与合理性,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同理,若没有了有效性,则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也就丧失了基本的意义。
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第一层涵义即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前提,只有满足了这一点,才能考虑其执行的效果。而第二层涵义对企业来说则是根本性的,也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如果只满足了合法合规的前提,而在实际中根本不予执行或执行起来达不到预计效果,则内部控制对此企业来说就相当于不存在。
有效性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防止错误与弊端的发生,产生效率和效益。这不仅仅需要内部控制总体上是有效的,而且需要各项具体制度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因此,内部控制系统要相互协调,决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既要有制约作用,又要有协调机制,以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控制要适度,过严会使管理活动失去生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过宽又会引起运行的机制失调,达不到控制目的。任何制度都要有利于管理者和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执行,因此要简明扼要、方便易行、讲究实效。
以上三个标准属于评价内部控制的一般标准,把这些标准结合,实质上就是要对被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发表评价意见,或者说是对企业管理当局出具的内部控制声明书中的认定是否允当发表意见,因为管理当局在其出具的内部控制声明书中应当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认定。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方面的标准,是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一般标准的基础,一般标准是具体标准的升华。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只有先从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入手,对具体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有了认识之后,才能通过总结、升华,从整体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
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第二层次是内部控制作业层级评价标准。借鉴美国COSO报告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每一个要素又可以再分为更多的项目,例如控制环境要素涵盖的项目就有操守及价值观、执行能力、董事会、管理哲学及经营型态、组织结构、权责分派体系、人力资源政策及实行等。至于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主要是控制活动要素的细化,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控制活动是针对控制点而制定的,企业一般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来设计控制活动,所以,作业层级评价标准比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更繁杂。在以上标准体系图中,笔者仅以生产性企业为例对作业层级标准进行构造。 一个企业的具体内部控制浩繁庞杂,因此,无论是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要素评价标准,还是作业层级评价标准,都需要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模式。笔者认为,评价标准模式可以按以下层级设计:(1)控制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因此,设计评价标准模式,首先应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控制目标;(2)控制点。各项控制目标分别需要通过若干相应的控制因素予以实现,而这些控制因素作用的发挥,则是根据某些容易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特点进行针对性控制。这些可能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称为控制点;(3)控制措施。不同的控制点,有着不同的业务内容和控制目标,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手续和方法,才能预防和发现各种错弊。这些为预防和发现错弊而在某控制点所运用的各种控制手续和方法等,即为控制措施。按此模式进行内部控制标准构造,不同行业、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可能相去甚远,不能穷尽,需要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能力进行确认,故略去。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 约翰·J·威林翰 卡罗·A·沙勒 著 刘明辉 胡英坤 主译. 《审计概念与方法--现行理论与实务指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香港会计师公会. 《高级审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3. 超越企管出版研发组. 《内部控制制度作业要点及实务--公开发行公司自我评估规范》.超越企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局局版. 1999 4. 文硕. 《世界审计史》.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第二版 5. 王光远等编著. 《会计大典第十卷--审计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6. 阎金锷 陈关亭. 《内部控制评价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7. 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会计研究》.2000.5 8. 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研究》. 2000.9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