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委派公司财务收支若有违反财经纪律,被委派的会计人员负有直接责任。这样就促使会计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财务收支不予受理,不会唯命是从,从而减少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5.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发生会计人员被架空或会计人员与企业领导的联合腐败现象。由于被委派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财务班子,这样可以发挥全体会计人员的作用,避免只委派财务领导而产生的势单力薄、被架空等问题,同时,被委派的会计人员还可以相互监督,协调配合更好,可以防止与企业领导的联合腐败。这一点是财政部门委派会计人员最容易发生、也比较难克服的情况。 6. 可以很好地解决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在财政部门会计人员委派制下,委派的会计人员有行政类的,有事业类的,有企业类的,如果委派会计人员工资按原所在单位标准执行,那么会造成工资参差不齐。如果统一按会计局的事业单位工资兑现,那么对于效益较好的公司的会计人员或诸如公、检、法等有特殊岗位津贴的会计人员来说,工资明显减少,他们将不会参与会计委派。而集团内部上述会计人员委派制下,地市公司、县市公司级财务部门处同一省市范围内,本来工资福利待遇相差无几,实行委派制后可以做到完全相同而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公司一般工作人员就地工作,工资福利待遇在原有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区差别、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后,亦比较容易核定。该层级中高层领导在不同省公司之间交流,工资福利待遇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如果核定不当会影响其参与委派的积极性。但毕竟这一层级人员数目有限,可参照保险证券业做法来解决。 但是,会计委派制的推行也存在着一定的阻力: 1.一些配套措施尚不健全。 违反财经法纪,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只是事物的现象,其本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所导致的严重的代理问题。要加强企业会计控制,前提是使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内在要求,这一措施应与一些相关措施配套进行,如健全和有效执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单独改革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会流于形式,是不足取的。 2.相关法制尚不健全。委派到企业中去的会计与企业各部门之间其实是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地位;作为会计,它可以保证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标准化、合法化,但很难判断作为入帐依据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其他部门,完全可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伪造虚假的原始凭证,而会计人员据此做出的帐不可能是真实可靠的。法律与制度的不健全为伪造原始凭证提供了机会,使会计委派制预定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3.人员流动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由于中高层会计领导人员的定期交流,便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如住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 四、实行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需做好的配套工作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推行必须与相关的配套措施同时进行。 1.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制度保障,是企业财务运作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尽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并高度重视内控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企业中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一方面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的高标准,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今后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尽管委派会计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预算管理工作仍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以利于委派会计工作的开展。 a.确定企业的预算标准。目前,已经实现了市对县财务集中核算,为部门预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预算制定的基础数据更加合理可靠,但是由于集团公司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定额预算标准,使得预算的制定缺乏可以依赖的统一标准,预算可靠性大打折扣。同时,有可能造成各部门预算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门的积极性。 b.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预算一般在年初制定,不排除年中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这也给一些部门造成可乘之机,极力强调客观原因以要求上级单位给予预算调整。预算的严肃性被破坏,预算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会被相应调整,使得预算制度的约束力软化。为了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和预算制度的严肃性,有必要调整预算的编制方式,改现有的定期预算为滚动预算。 c.加强企业预算的全面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不是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工具,不是单纯的财务预算,也不仅仅是控制支出的工具。全面预算是一种集成管理,它不同于传统的按专业划分的板块管理,其核心职能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针对目前的预算现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加强对委派会计的相关考核制度。 为保证会计委派制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委派会计的后期管理工作。 一是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二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委派的会计人员进行考核是建立高素质会计队伍的有效措施,每年由上级公司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四方面的考核,进行一次执行法规法纪、廉洁勤政和业务水平的考核,建立业务考核档案,作为其被任用、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规范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其较好完成本职工作,如有违反规定,给单位或集体造成损失的,视情节给予财经纪律处分或解除委派。 四是建立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定期审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是建立委派会计的日常管理制度。严加强对委派会计跟踪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监督职能,防止以权谋私,防止裙带关系。 六是建立保障制度,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保护。 七是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述职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以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 4. 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开展预算管理的环境。预算管理应该是人本化管理,要保证预算的执行,必须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人格化。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时,不仅仅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编制预算、实施预算,还要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参与预算、实施预算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环境,我们才会更好地激励员工主动地参与预算、执行预算。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仅要考虑对员工精神上的激励,也要考虑物质上的激励,不仅要有近期的激励,还要有远期的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尽力解决委派会计人员,主要是领导人员的后顾之忧。由于各层级中高层领导需要定期交流,必然面临顾业撇家的现实困难。为给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目前很多大型集团公司的做法,应该给予其适当的补偿。 参考书目: 1.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的意见》 胡建华、郑秀琴 《北京财会》1999年第5期 2. 《企业集团内部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几个问题之我见》 王录 2001--1《财务与会计》 3. 《浅谈会计委派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郭奕宏 2000《鞍山财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