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会计审计管理体制
   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      ★★★ 【字体: 】  
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6 20:16:18   点击数:[]    

择来完成其机会主义目标的途径是通过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控制。既然机会主义会损害各订约人的利益,为什么企业契约不把会计选择以至信息披露的任务完全给契约之外的独立第三者来完成呢?对于企业的大股东来说,保留企业契约体内部拥有会计选择权是很有必要的。在资本市场上,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的公司信息揭示有以下三个功能(Fama和Laffer,1971):1. 规避风险;2. 改进公司内的资源配置;3. 投资者可以通过私下获得新信息来谋利。

这里假设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型的,公司股票的市值就是公司运作内在风险的贴现值,如果信息具有降低公司运作活动的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的作用,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将对公司股票的市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管理当局通过资产定价和收益确定两方面的会计活动,可以将契约的资源投入与市场供给作出比较,发现企业投入资源是否有效利用,从而会促进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程度的减少和改善经营管理最终将影响公司运行的内在价值。虽然管理当局由于对会计选择特别性地位的取得,会利用信息的这个功能来实现机会主义的动机。但是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会带来极大的风险,而且这部分会计选择所导出的结果在可塑性方面是极为有限的。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可能为了满足利益调整的目的而无限制地改变,通过这种方式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能长期而稳定地让某利益集团获利。

由此,按照会计选择与信息披露的后果可以把会计选择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选择所产生的最终信息后果将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可以称这类会计选择是技术性的。管理当局交易特别性的地位体现了对技术性会计选择的主导地位。由于改变公司内在价值会给企业契约的各订约人带来较大程度的风险,管理当局进行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逐渐规范的会计政策框架使得这部分以技术性为特征的会计选择只具有了很有限的可塑性。Ittner等人(1997)甚至发现随着会计管制程度的增强,公司追求富有战略意义的目标等因素发生时,公司最高执行官(CEO)的报酬越趋向于采用不受技术性会计政策影响的非会计评价指标来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管理当局对于这部分会计选择的操纵空间很小。

接下来讨论另一类最终信息后果不会影响公司内在价值的会计选择。这部分会计选择的目的在于通过形成信息屏障而让某些利益集团从信息交易中获利。所以可以把其称作交易性的会计选择,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可塑性,也就是通过会计选择会导致最大程度的机会主义。例如合并会计中对购受法和权益集合法的选择就是一个明显的交易性会计选择,其本身并不会改变合并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管理当局可以利用权益合并法产生的高收益为自己谋求高奖金报酬,而所有者也可利用其来隐瞒母公司的实际收益状况。

既然通过交易性会计选择会给操作人带来经济利益,则作为企业契约来说,会计选择权就成为产权契约内容的延伸,包含在剩余索取权之中。这样,对会计选择权的运用就不可能排斥企业契约的“中心缔约体”的参与。Alchian和Demsetz(1972)认为作为团队生产的企业契约中存在着以所有者为中心的“中心缔约体”,其存在的作用是用中心缔约体与其他资源投入者的双边订约来代替企业契约全部参与人的多重订约。中心缔约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占有所有可能会产生剩余索取利益的权力。所以对于交易性会计选择而言,形成的是企业大股东——管理当局共同主导这部份权力。

四、简短的结论

交易性会计选择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表明其实质是产权的一部份延伸。通过行使这部分权力获利和通过占有股权可以分得股利的性质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企业中心缔约体对剩余索取权的占有。但是管理当局在企业契约中取得的交易特别地位使得会计选择的机制形成了企业大股东——管理当局共同控制的模式,为了防止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会计选择的可塑性以及尽可能地加强共同控制模式的利益重叠,各大公司的最高执行官职位的出现就体现了这一趋势(既有权左右公司的经营管理,又占有公司的相当数量的股权)。

——————————

参考文献:

〔1〕Alchian,Armen A,and Harold Demsetz.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December):777-795.

〔2〕Susan Woodward.1988.The Firm is Dead;Long live the Firm,A Review of Oliver E.Williamson's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6(Match):65-79.

〔3〕Fama,Eugene F.,and Arthur B.Laffer.1971.Information and Capital Markets.Journal of Business 44(July):289-298.

〔4〕Ittner,Christopher D.,and David F.,Larcker and Madhav V.Rajan.1997.The Choice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nnual Bonus Contracts.The Accounting Review 72(April):231-225.

〔5〕Mckean,John R.,and John J.Kania.1978.An Industry Approach To Owner-Manager Control and Profit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51(April):327-342.

〔6〕Palmet,John.1973.The Profit-performance effects of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from Control in Large U.S.Industrial Corporations.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4(January):293-303.

〔7〕 Williamson, Oliver E.1981.the Modern Corperation:Origins,Evolution,Attribut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December):1537-1568.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 下一篇文章: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转变会计管理观念 强化会计执法力度...
  • ››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
  • ››对通信集团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制模式...
  • ››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及对策
  • ››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 ››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 ››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
  • ››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
  •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新形势下加...
  • ››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
  • ››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