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表态,为城商行上市重启增加了新的“想象空间”,让一直关注IPO的城商行再一次坚定了信心。
随着城商行上市开闸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城商行的IPO之路是否能够实现“破冰”,已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提交上市申请并在初审中的城商行已有9家,包括盛京银行、大连银行、江苏银行、锦州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杭州银行和东莞银行。其中,较早启动上市程序的上海银行、盛京银行、杭州银行等都既有可能在重启上市方面拔得“头筹”。
跨区经营受阻,转战品牌网点
2011年,城商行受政策、人才、研究能力和信息科技能力等因素制约,设立分行特别是跨省设立分行的行为基本停滞,多转向在当地精耕细作,设立网点,加速推动网点转型,如社区化、精品化等,打造服务品牌。
自2009年、2010年城商行跨区域迅速扩张后,全国的城商行从2009年前的仅92家,扩张到分行数量超过以前所有分行数量之和。这种跨区域经营高速扩张的态势,在给城商行带来各种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人才储备不足、研究能力和信息科技能力相对较弱等风险隐患。2011年初,齐鲁银行的亿元诈骗案更显现出城商行高速扩张的隐含风险,“两会”期间,王岐山副总理对城商行提出点名批评,异地扩张随即遭限。
2011年,城商行设立分行特别是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基本停滞,多在当地建立网点,如宁波银行2011年新增网点29个,其中社区支行9个;杭州银行新增网点4个;大连银行新增网点6个;哈尔滨银行新增8个网点;锦州银行新增3个网点;上海银行新增6个网点。
除设立网点外,城商行还加速推动网点转型,打造服务品牌。例如,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建立科技支行,专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在监管部门对社区银行的肯定下,宁波银行高塘支行实行24小时“不打烊”的社区银行服务;龙江银行在营业网点内开设24小时人工服务窗口;浙江省台州市泰隆商业银行、河南三门峡银行也在走“精品社区银行”之路,吉林银行也将“试水”社区银行。
定位中小企业,开发支“小”产品
2011年,城商行仍践行“服务中小、服务地方”的准则,在资金异常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对中小、小微企业的支持不紧缩,确保及时满足地方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并通过增加业务、创新产品、客户细分和创办特色支行等多种方式,打造特色化服务。
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城商行之一,截至2011年9月底,宁波银行共有中小企业客户6.8万多户,授信客户达5200多户,贷款余额635亿元,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占该行贷款规模的74.5%。同时,该行还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金色池塘”产品,此产品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北京银行仅2011年上半年对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就达到1361.35亿元,占对公人民币贷款增量的71%,并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特色品牌产品。而作为未上市城商行,哈尔滨银行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产品开发,在信贷产品上主打“乾道嘉”小额贷款品牌。依靠该品牌,哈尔滨银行获得了多个国际组织颁发的荣誉大奖,得到了国际认可。而龙江银行则根据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共同特点,结合不同发展时期小企业经营和需求特征,为小企业量身打造了通用型、特色型和区域型的“龙易贷”品牌系列产品,小企业信贷产品目前已达20余款,可以为各类中小、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着力新兴业务,发展电子银行
2011年,城商行群体继续推进转型创新,通过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与大型银行的竞争。
随着银行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程度将成为银行实力的另一种体现。城商行在2011年加速推进电子银行发展创新。例如,北京银行电子银行继续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产品丰富化、发展品牌化、业务普及化、风险可控化”的发展方向,持续推进“电子渠道建设”和“客服中心转型”项目,在强化电子渠道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注重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电子银行业务及客户规模的快速发展。针对小企业推出的融资产品“小巨人”,受到了客户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并拓展了网上支付方式,实现自身信用卡与支付宝公司的快捷支付合作,该举措使信用卡网上支付的成功率从原先的60%左右大幅提升到95%。大连银行将电子银行业务从信用卡部剥离出来,单独成立电子银行部,加速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另外,多家城商行推出超级网银服务,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大案要案频发,风控再次强化
2011年,从年初的齐鲁银行案开始,城商行系统大案要案频发,暴露出风控体系存在的漏洞。各家城商行在这一年都高度重视对风险防控体系的大力建设。
继齐鲁银行票据伪造案后,2011年,烟台银行4.3亿元银行承兑汇票案、汉口银行担保纠纷等要案,凸显出城商行在风控制度上的缺失和不足。这些案件再一次给城商行敲响了风控警钟,使城商行在2011年进一步改进并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体系。
例如,大连银行出台了《大连银行2011~2013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纲要》,对风险战略、环境建设、政策制度和工具方法等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并完成了新资本协议中的合规与达标规划,正式了启动风险管理报告机制,并落实九大风险归口管理。泰隆银行在风险治理上,针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推行“2+N”模式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并通过构筑“三道防线”,对风险管理实现层层防控,严守风险底线,实行全面风险管理。齐商银行以思想层面的积极引导和操作层面的严格追责方式,“双管齐下”,加强风险防控管理。不仅开展了案件防范教育,强化员工的遵章守纪、合规操作意识,而且对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在查找问题根源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充分利用案件风险与绩效挂钩等管理手段,强化案件风险防控整改力度,并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有效克服屡查屡犯等问题的机制、方法。
虽然个别城商行出现了风险问题,但2011年城商行群体的不良贷款率仍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1%的均值水平,可见各城商行的风险防控强化措施卓有成效。
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建设
2011年,城商行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方式,并从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多个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城商行在2011年显示了足够的热情,不仅设计出了多种扶持小微企业的产品、服务,也为促进社会再就业作出了贡献,积极履行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例如,大连银行在“超越利润”的文化指引下,在实现自身稳步增长、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为大连银行教育慈善基金捐资5000万元、向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大连”基金捐款1500万元,为支持大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大连市“慈爱月”活动中捐款1000万元扶贫帮困。大连银行成都分行两周年行庆之际,向凉山彝胞解困工程捐赠100万元,用捐善款、献爱心的方式祝贺分行“生日”等。又如,阜新银行出资50万元专项慈善基金,开展“视力援助”救助项目,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家庭中的1000名近视中小学生免费配眼镜。泰隆银行与“长三角”地区媒体发起“牵手西海固”活动,捐助当地贫困学生。晋城银行出资30万元,与晋城市慈善总会、市眼科医院共同为全市100名低保特困户老人及五保户对象,每人资助3000元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等。
2011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积极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上述8个方面的分析,基本涵盖了城商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等领域,但对不足以完全、翔实、全方位地呈现城商行过去一年发展的“精彩纷呈”。2012年,城商行金融梯队必将在转型与创新中履行自身使命,在后危机时期规避壁垒、明确定位,继续稳中求进、再创新高,本文充满期待。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