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实例】
黑 色 圆 舞 曲
每一次看见鹰都是在白天,它不是独独地蹲在那里,就是高高地翱翔在天空。
独独地蹲在那里,它总是歪着脑袋,两眼发光,就像一个陷入沉思的哲人;而在飞翔时,它又总是一开始飞得很低很低,就像一支低低吹奏的乐曲,然后才一圈一圈地盘旋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地就只剩下一个黑点,随后好像就那么融入了天空。望着它那么一点点滑入天空,我便有一种梦中跌入无底深渊的感觉。可是在夜里,在有月光或者没有月光的夜里,它又身居何处呢?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与那张开的翅膀连在一起时,它的飞翔是个什么样子?那黑色的夜是它的翅膀呢,还是那翅膀就是那黑色的夜?
想像中的鹰来自遥远的唐古特海边,它从那久远的过去里翩翩而来,大海就在它身后渐渐退隐,渐渐远去。随之出现的就是这无边辽远而宽厚的高原。它苦苦寻找了千万年也没能找到那曾守望已久的港湾,那高耸的礁石和岬角……一切都留在记忆中了,包括那海之尽头如血的夕阳和那夕阳的余晖里轻柔滑翔的同类——那是否就是它的恋人?思念的感觉就从那一刻起在日复一日的跋涉中与日俱增,爱就从那一刻起变成了一次没有尽头的苦旅。
那天,它偶尔发现了那匹黑色的骏马飞越那片旷野的情景,黑骏马纵情奔腾时在大地上敲响的那种声音使它感动不已。于是它便心血来潮,腾空而起,展开它的巨翅,在那马的上空亦驰骋如风。阳光下泛着黑色光焰的马背如梦中鱼令它心荡神摇,它便以它的翅翼在那马背上飘下一片身影,如一盘坐鞍。于是在天地之间,两匹黑色的精灵便勾勒出一曲生命的绝唱。
有一幅名叫《拿破仑在圣·海伦娜岛上》的油画,它是我所看到过的油画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了。拿破仑双手叉腰,两腿略略分开,披头散发地站在那海岛的悬崖上,天空压得很低,夕阳下的大海波涛翻滚,远远地,在光影交汇处,一只鹰正低低地飞。那人与鹰在孤苦之中遥遥相望相伴,这情景会使你听见命运交响曲开始时那悲壮有力的敲门声。其实,拿破仑就是那只鹰,那只鹰就是拿破仑。
我第一次那么专注地凝望一只鹰,是在巴颜喀拉山麓的一个山坡上。夏天的阳光下,我躺在那里望着蓝天和白云。突然,一只鹰盘旋着进入我的视野。或许它一直就在那里盘旋着,只是飞得太高太远,我没有发现而已。它那么一圈一圈地用整个身子在天空里画出一个又一个黑色的圆,一个圆画完了画另一个圆时,前面的那个圆就已经看不见了。它越飞越低,甚至我已感觉到它的翅膀带起的风了。它肯定以为我已经死了。我暗自窃笑,便闭上眼睛,想像它会猛地扑将下来,用那利爪撕裂我的胸口,用那巨嘴啄食我的血肉。而它飞舞着画成的一个个黑色的圆好像已经布满了整个天空,如天网般一点点挨近地面,一种恐怖便随之而来。我猛地睁开眼睛,而此时它却已经远去,已经盘旋着高高地飞入苍穹,几乎看不见了。它肯定在飞近我胸口的一瞬间,听见了我的心跳,窥见了我的阴谋。它被一种阴谋激怒之后就径自而去了。
我捡到了一根鹰的羽毛。那羽毛根粗如指,毛长若鬃,举在手中便如一面猎猎飘展的旗帜。在离捡到那根羽毛不远的地方,有一堆鹰的羽毛和残骸,骨头上留有血迹。这是一只鹰的死亡之地。不知道它怎么会死,但我能想见那死亡的场面一定非常悲壮。它肯定是在被什么东西击伤坠地之后,又遇到了别的什么猛禽异兽,而后就是一场血肉飞溅、惊心动魄的搏斗……直到死亡它肯定都在做着振翅欲飞的努力。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它肯定梦见了一对如天巨翅笼罩了整个大地,成为天地间惟一的主宰。
其实,没有人真正见过鹰之死。鹰之死始终是天地间的一个谜。一位苦行僧曾这样告诉我,鹰是不会死的,当它老了,飞不动了,快要死了,就会飞到天上。不几天,在它曾经翱翔过的那一片天空里又会有一只鹰在飞翔。你分不清那是原来的那只鹰呢,还是它的化身?好像冥冥之中有一个鹰的永生地,每一只行将死亡的鹰,只要一飞进那片领地,便会脱胎换骨,便会新生,便会重新展翅高飞。那也许就是生的最高境界吧。
我总觉得信佛的藏民之所以对亡人举行天葬,是受了鹰的启示。生即死,死即生。鹰的生命过程就是一句暗藏玄机的佛语,就是超脱了生死轮回的灵魂漫步。
(选自《散文》1998年第3期,有删节,作者野鹰)
这篇散文,思路开阔,联想、想像丰富。从鹰联想到拿破仑,联想到《命运交响曲》,从鹰的死亡联想到藏民的天葬;从白天鹰的形象想像出夜里鹰的形象,从高原上见到的鹰想像出海边的鹰,从一堆羽毛和残骸想像出鹰被害时的情景……正是这些联想和想像,才使文章有了血肉和灵气。
幸 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里会一贫如洗,我为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身患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别怜悯我;
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复苏。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选自作家出版社《花香满径》,作者为爱尔兰人巴克莱,余也鲁译)
这篇短文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总后分,每层的意思都有醒目的概括,让读者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