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大企业进入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再次要确定货币市场利率管理原则。货币市场利率应当由市场自主决定,但并非任意自由决定,只是加大了由市场决定的比重,但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利率水平,从而体现政府的意愿和政策导向。 3、加快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力。 一是增加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频率,以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的影响力,以便进行微调操作。二是适当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数量。应适当吸收在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表现良好、有一定影响力的券商及农信社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丰富一级交易商的内涵。三是灵活运用多种操作方式,加强公开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度。要实行不同品种的多种组合,选择数量招标和利率招标等多种招标方式,有效实现操作目标。 4、选择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选择和确定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步骤,基准利率的特征是市场化的利率,基础性利率,传导性利率。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利率的体系应该选择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因为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利率,也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及时、灵敏、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甚至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对货币市场上其它金融工具具有导向和牵动作用。中央银行更是把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把握宏观金融动向,实施调整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松奇:《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2]周骏、朱新蓉、李念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版 [3]李杜环:《利率自由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