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电子教材 → 七年级语文 |
|
|||||
“综合性学习”部分说明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8:00:26 点击数:[] ![]() |
|||||
“综合性学习”部分说明 聂鸿飞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七—九年级)新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本套教材把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按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七~九年级的要求和由浅入深的顺序,科学地拟定了阶段目标,设计、编写了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教材。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新教材每册书有六个单元,所以设计了六个综合性学习,其中第一、三、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统一,即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在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比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显然,这三个活动在形式和目的上是一致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层次也很清楚。第二、四、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比如,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地分成这样几个子课题:
学生在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种综合性学习重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口语交际和写作已经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了。 综合性学习除了在形式上有以上相对独立的体系外,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有系统、独立的要求。口语交际和写作仍旧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各册书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对该学段的学习提出了阶段性的要求。如七年级上的要求是:
口语交际
这些阶段性的要求不但不会像以往教材一样写成知识短文供学生学习,而且也不会出现在教材中。它们将被放在教师参考用书中,供教师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参考。因为我们相信,学生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修得的,而不是靠对知识短文的死记硬背习得的。
课程标准中说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套教科书在这一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尤其是综合性学习的编排和设计更是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教育理念。 首先,在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方面体现了开放性的原则。以往教科书或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常常是这样一种模式:先给学生提供一个范围极广的活动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一个相对单一的目标。比如,收集名言警句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以往的教材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这一活动乍一看规模比较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它的学习目标却是惟一的,即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收集和整理使学生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这就好像是一个漏斗,入口很宽,出口却很窄。在这种模式中很难谈及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现在的综合性学习的模式则好像是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过程中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比如,以“月亮”为话题的“探索月球奥秘”,以“女娲造人”为引子的“追寻人类起源”,他们看似内容单一,但都只是找到了一个出发点,我们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天文、物理,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用不同的形式力图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沟通、结合。 其次,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了若干个活动,有的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选其一,有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做删减。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总之,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它的提出对于教材的编写者和语文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是在课程标准的启发和指导下进行的,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