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作文辅导
   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      ★★★ 【字体: 】  
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2:59:29   点击数:[]    

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久久不能忘怀。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巧妙的点题很值得玩味。
  首推当是简媜的《夏之绝句》,结尾一段:“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这个结尾并没有说到蝉声有什么深奥的内含,只是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一个“平平仄仄平”就是一种绝句的节奏,是一种韵味,这真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点题,完全就是一种音乐的节奏感,不需要用语言的意义来表达什么,只需要你用自己的心灵去昤听,去感受夏日那种生命紧凑而又明快的节奏感,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点题,先就不一一举例。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就初中生考场记叙文应该如何做好点题。
  
  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菜园小记》开头:“种花好,种菜更好。”
  《夏之绝句》开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挖荠菜》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提醒幸福》开头:“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心中的鹰》开头:“天上再也看不到翱翔的鹰了。”
  《鹤群翔空》开头:“不久,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第一个鹤群映入眼帘。”
  《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这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
  如《白杨礼赞》,当写过高原景色让人单调,突然发现“白杨树”,让人感到惊奇,兴奋,这时来一次点题:“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当写了“白杨树”的自身的特点后,又一次点题:“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提醒幸福》,当写了我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但所提醒的总是灾难,却忽视了提醒幸福,于是开始点题:“请从此注意幸福。”
  当列举了生活中好多平时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就是一种幸福后,又一次点题:“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菜园小记》更是时时点题,“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我们种的那块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种菜是细致活儿”……
  从这些文中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中点题,可以使行文紧凑,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让读者很容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向。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能让你的行文紧扣文题,避免偏题,更能让阅卷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握你的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
  3、结尾点题
  如《提醒幸福》的结尾:“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敬畏生命》的结尾:“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鹤群翔空》的结尾:“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白杨礼赞》的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金黄的大斗笠》的结尾:“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驿路梨花》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
  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2、文中点题。
  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如《白杨礼赞》的文中点题就是一种对前文小结同时又点示文章主题的;而《菜园小记》则主要是启示下文。
  3、结尾点题。
  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
  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提醒幸福》。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白杨礼赞》、《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鹤群翔空》、《金黄的大斗笠》。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如:《驿路梨花》。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四、学生作文点题选。
  这里所选的只是一些结尾点题。
  1、《把握那一刻》: 把握那许许多多的一刻吧,你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份丰富的人生阅历,又上了一个个人生的新台阶!努力把握吧,努力把握那些令人兴奋、激动的一刻吧,你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万腊梅) 
  2、《就向流星许个愿》:今夜,又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天边也不时地划过几颗流星,于是,我双手合十,许下一个心愿: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里快乐。(王君桂)
  3、《寻找青春的足迹》: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完所有的青春足迹,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印上一个个不懈追求的青春足迹。(刘大格) 
  4、《青春之歌》:他死了,他的生命在那短短的一瞬间结束了,但他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曲青春的悲歌,历史的篇章上将记住他的泪水与鲜血,青春的旋律也将永远陪伴着他。(刘小欢) 
  5、《童年的足球》: 我手捧足球,走上阳台,双手轻轻地把那可爱的足球向前一抛,然后纵身一跃,飞身一个踢腿,“嘭”地一声,那足球应声飞向天空。让它带着我的欢乐与梦想一起飞翔吧!(万林)
  6、《这就是感恩》:朋友,你说,这不就是感恩吗?(杨亚运)
  7、《远逝的小河》:河水依然在流,可是,不知还有没有哪一天能流出我记忆中的美丽。(刘世祥)
  8、《夕阳》:我知道了,夕阳坠落之后,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黑暗,不,更重要的是还有无限的希望!(胡洁)
  9、《我心中永远的“风景”》: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的身影,那棵老树下,那吹着凉飕飕的风的地方,有着爷爷给我的此生永恒不变的“风景”。(万腊梅)
  10、《游庐山》:不知会不会有一天,能让我在这美丽的庐山尽情的游赏。(何宛)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八讲 扩续缩改 衔接自然

  • 下一篇文章:写作素材专辑(294)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考作文训练之——点好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素材专辑(179)
  • ››写作素材专辑(149)
  • ››“中考”作文审题能力训练新探
  • ››欣赏:精彩中外短文200篇(2)
  • ››写作素材专辑(125)
  • ››作文材料积累
  • ››写作素材专辑(274)
  • ››写作素材专辑(10)
  • ››作文辅导第九讲调动读者的感官和心...
  • ››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讲 展开想象 拓...
  • ››中考作文立意成败辨析
  • ››中考作文的临场技巧
  • ››中考作文应考一招:记叙文要有细节...
  • ››中考作文总复习的几点思考
  • ››中考作文复习七法
  •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
  • ››中考作文题型集粹
  • ››中考作文模拟题训练二
  •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