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强的构思。 (二)提高档次,做大营销 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发的大量中间业务都是照搬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品种,但利润非常有限,很多甚至根本无人问津。这是因为国内没有良好的信用监督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特点的中间业务品种。要根据中间业务的特点,以及品种不丰富、功能不全、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盈利水平低等国情行情,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要根据客户需求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和细分工作,善于发现、分析和评估市场机会,强化对市场、客户及其需求的反映能力,适时把握目标市场,寻找客户需求的特殊性,加强理念营销及引“潮”而动,并采取“客户延伸”策略,以确保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要根据中间业务新型性的特点,采取创新型策略,不断开发新品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根据中间业务低成本、高盈利、低风险的特点及联合,协作与合作即为优势的原理,按照有市场、有效益、有能力的原则运作,做好产品的研究、开发、营销和售后服务。同时,树立关系营销的经营理念,加强关系营销,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和友好合作的公共关系,以防止客户及其业务流失,如与证券保险、基金社保、企业机关、学校团体、税务工商、新闻邮政、电力交通、等联合与协作;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广大客户的心理需求,按照市场细分原则,做到分层次营销、分品种营销和分阶段营销,使中间业务的品种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属知识密集型业务、智能性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仅需要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如经济金融专家、咨询专家、调研评估专家及金融理财师,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了以上的高素质人员可以促进中间业务的衍生、维护和持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还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纽带,是双方信息反馈和集中的平台,是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加强管理,激励与约束并举 为了很好地营销中间业务产品,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首先是对于员工拓展中间业务产品或拓展中间业务依赖性客户,应有一定的奖励给经办人;其次,按照拓展不同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拓展依赖性客户,应按不同的奖励制度处理,但不能出现很大的差异性。 根据有些中间业务高附加值和高收益性、智能性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建立起风险内控和监管制度,并将中间业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整个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强化激励与约束的力度,对已开展和准备开展的中间业务,必须严格防范风险,对目前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品种,必须严格禁止。 【参考文献】 [1]杨明生.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实用手册[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杨光明. 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利润重要来源[N]. 金融时报,2007-9-12(6). [3]谈伟宪. 加强创新监管提升银行创新能力与竞争力[J]. 中国金融,2007,(15). [4]江岩. 关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J]. 农村金融研究,2007,(3).
【作者简介】郭兴平(1975-),男,山西兴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博士,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国际投资。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