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而会更多发生在外资银行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领域,如网上银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的应用等。目前外资银行为进入中国市场正在资金和人才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但国内金融界对未来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心理准备。国外有些金融专家悲观的认为,中国金融业入世后不堪一击。 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这是我国能够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重要屏障。但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资本项目管理的成本加大。因为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大部分交易同时具备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资金难以明确区分。因此,开放资本帐户是大势所趋。我国目前并未承诺资本项目开放的时间表,但加入WTO将直接导致资本帐户部分交易项目事实开放。资本帐户开放的风险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资本大量外流。资本外流是发展中国家稳定的最大威胁。在资本帐户开放之前,资本外流和“资本外逃”基本是一个概念,近年来,我国贸易帐户和资本帐户均是顺差,但外汇储备规模增速缓慢,这反映出外逃资本数额巨大。按照北大学者的测算,1982-1999年,我国资本外逃额累计约2328亿美元,年平均约129亿美元,1997年以来,资本外逃增速加快,每年约超过300亿美元。目前资本外逃的途径,一是贸易转移,即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高报进口或低报出口;二是通过投融资渠道转移资金。如在境外投资中低估资产价值、境外投资利润不返还等;三是通过地下钱庄或混入经常项目结售汇等方式转移资金。 资本帐户放松管制后,开放前的资本外逃变为合法流出,资本外流会有增无减。如果短期内大量资本流出或外资集中撤资,会给经济带来极大风险:一是导致国内资源流失和资金短缺,危及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加重对外债务负担;三是使外汇储备急剧下降,货币贬值预期增强,严重时将导致货币乃至金融危机。 2.资本大量流入。大量资本流入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货币和信用急剧扩张,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实际汇率上升和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恶化。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过多,更会使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出现突发性危机。目前,由于国内证券市场不完善,部分非法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资本市场或在国内谋取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我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大了改革成本。 3.将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尚不成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须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放松资本 管制,货币政策的效力可能受到削弱,甚至有丧失货币政策主权的危险。例如,我国为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国际游资会为追求高收益伺机而入,削弱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当我们因经济衰退采取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政策时,国际资本又会大量逃离,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标难以实现。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