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已突破10万亿大关,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而利率的浮动特别是存款利率上浮不但不会让其放缓步伐,反而会对其产生促动作用,11万亿、12万亿也许在一两年内便会见到,面对着庞大的居民储蓄以及弱不禁风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有效转化将成为更加迫切的问题。 对此,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表达了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证券业潜力巨大,中国高储蓄率恰是股市的重要动力之一。根据他的判断,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的股市完全不同,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储蓄存款占GDP的38%,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新加坡,而历史证明,高储蓄率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原材料就是储蓄,即投资者手中的余钱,没有余钱,什么金融品种都谈不上。显然,这只是人们预期中的大蛋糕,但这个蛋糕能否吃得着,或者说什么时候才能吃着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着我们。因为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我们有大量的余钱,但是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尽管利率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它给金融系统管理和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没有在全国大规模推行,就是有这方面的担心。利率放开效果如何,目前还难以把握,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都没有经验,缺乏市场化的考验。利率大规模放开,如何管理好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审核、对贷款风险的监控、服务水平的提高、人才的进一步培育等都面临考验。所以这次利率改革管理层在我国基准利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并且从农村小范围进行试点。我们应对央行的谨慎态度十分理解,利率改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过程,在涉及到人民币利率改革的阶段时,采取由试点的方式开始,并适当控制利率试点的幅度和范围,根据试点效果来确定是否全面放开。但是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向不可逆转,而且过渡时间也不能太久,越快越成功,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也越大。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