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责疑“新温州模式”      ★★★ 【字体: 】  
责疑“新温州模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3:0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温州模式”提出十几年来,各种评说不一而足。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现象,给“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一些专家学者也客观地分析了“温州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但是,也有的专家、学者对温州经济发展情况缺乏广度和深度的了解,却简单地用“苏南模式”的框子去套“温州模式”,提出一些经不起推敲或者不符合实际的观点。
    一般来说,温州老板不关心对“温州模式”的评价,“模式”不能让人赚钱,而“模具”能。在温州也有人关心,原因或是怕被抓被拘被判刑,或是为谋政治利益。近年来,个别温州企业欲当“新温州模式”的代表,一些记者和媒体也跟风炒作,套用“苏南模式”现象,随意提出“温州模式”的“终结”、“走到尽头了”的观点。“温州模式”真的走到尽头了吗?
    一、挥之不去的“苏南模式”阴影
    费孝通先生于1983年提出“苏南模式”后,1985年5月《解放日报》首提“温州模式”。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两者基本上没有相同点,有人愣是把“苏南模式”的现象和概念“移植”、“改造”到“温州模式”中来,对其认识和评价也蒙上挥不去的“苏南模式”阴影。
    一是“以农村能人为骨干”或者“由供销员为发动骨干”。温州模式的开创者,是家庭生活困难和没活干、文化水平又低的人;相反,农村中有正规工作单位的“能人”,却是后来才加盟的。在“温州模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没有“能人”、“骨干”与否的概念,或者说个个是“骨干”和“能人”,区别只在早干或迟干而已。至于供销员,在温州的经济发展初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绝非“发动骨干”,是为生产服务、实现产品价值的一个环节。
    二是“以小城镇为依托”。董辅礻乃先生曾客观地提出,温州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为小城镇。全市建制镇从1978年的18个、1983年24个,到1987年发展到146个,全拜民营经济发展所赐。当然,小城镇的增加也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说,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谁依托谁的关系。
    三是说“多元产权”结构和“特色产业”,可能受到视野的限制。“多元产权”现在是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怎么会是“温州模式”的特点?相反,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初创阶段,几乎全是清一色的个体、私营经济。说到“特色产业”,独立性、同业竞争性极强的温州人,量力而行,什么赚钱干什么,各行各业遍地开花,并且不断发展变化,主要工业产品种类1000多,很难找出三五个可以在经济总量上称得上是支柱的产业来。
    四是说“专业市场”是温州模式的特点。“专业市场”主要是为企业配料和商人配货服务的,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邻近地区同类生产企业形成群体达到相当规模时,往往会促成专业市场的产生,一俟同类生产群体不复存在,专业市场就会或消失,或变成非专业面向普通消费者。可见,专业市场只是善于模仿的温州人“克隆”产品和企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衍生现象,随着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专业市场在销售温州产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逐步下降。
    五是说政府“引导”、“服务”、“抓根本”等等,有为政府歌功颂德之嫌。应该说,温州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初期主要是“无为”,至于“引导”、“服务”等,是后来才有的,说它是“温州模式”的特点属言过其实。我认为,“温州模式”的产生和形成,应该归功于有着深厚“功利主义”文化薰陶的温州人民,归功于几近“赤手空拳”(文化低下、缺乏技术、没有田种、没有工作)的温州农民,而温州政府的主要功劳是在政策不明确甚至不允许的情况下让它们自己发展
    二、“温州模式”走到尽头了吗?
    同“温州模式”一样,“新温州模式”也是记者先提出的。笔者经查,它首见于2000年8月1日《人民日报》记者郭伟成的报道"‘德力西现象"的启示”;14天后出现在《经济日报》文章的两个小标题中。2001年1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报道的大题目即为“‘德力西’引出温州新模式”,声称“温州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及新闻界把“德力西”现象上升为“新温州模式”。从此,其他媒体也多有提及,有的把“十五”大后的温州模式称之为“新温州模式”。
    据《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5月国内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首提“新温州模式",认为它和“新苏南模式”是在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的残酷竞争中经不断调整双双脱胎而出的。南京大学一教授认为,“新温州模式"突破了传统温州模式那种家庭联产经营的限制,发展到股份合作、企业集团等等。
    《温州时报》立即跟进,6月22日发《温州人步入‘新温州模式’》的报道,并称温州人现在已经完成了这场革命(指摈弃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月7日《温州新闻网》以“温州民企要”消灭“温州模式”为题,盛赞乐清企业上市,文中说:“首先创造温州模式的乐清民营企业,最后却彻底地‘消灭"了温州模式。”如此随意和轻率,令人惊讶。
    这些观点,不禁让笔者想到温州民营工业所擅长的“模仿”或“克隆”方法。应当指出的事实是,我国真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4年底以后,而温州民营工业的主体已在1988年左右完成了向股份合作制的转变,近年来有许多地方和专家把“温州模式”视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普遍模版。试问: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提出或者刚刚提出,以市场经济为特点的“温州模式”就已经走入穷途末路,发展到了“新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不是连体双胞胎,而是非常不一样的,怎么会同生共死呢?
    创造了“温州模式”的广大民营工商业主,文化程度刚从小学提高到初一水平,就把“温州模式”给卖了、弄丢了?
    在人财物、地理、政治、科技等方面非常困难的局面下产生和形成的“温州模式”,在这些条件正在改善、还未从根本上全面改善的形势下,自身的发展潜力难道就已穷尽?
    几百万温州人民辛辛苦苦才创造出“温州模式”,几家大型民营企业就能搞出个“新温州模式”?谁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主体?
    在“十四大”为市场经济名正言顺后仅几年的今天,有着七八百年“功利主义”哲学和文化沉淀的“温州模式”,怎么能说完就完?
    深受上千年儒家道义文化影响的全国人民,三步两步就在刚刚开始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温州人抛在后头了?
    令人欣慰的是,董辅礻乃先生对“温州模式”的生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看法(见下文)。    三、责疑“温州模式”发展的障碍
    “温州模式”在九十年代曾经大红大紫,也一度被贬低。批评的主要理由是家庭(族)式企业无法接轨现代企业制度,会成为制约温州经济升级的主要障碍。于是,容易有人用大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要求,对“温州模式”提出许多质疑。
    上述2000年8月15日《经济日报》和2001年1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分别以小标题称“温州模式已面临挑战”和“温州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理由是它的局限性有:一是产权的障碍,分散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得以迅速扩张;二是家族管理制度对现代企业的不适应性,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家族管理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其弊端愈加明显;三是经营方式的落后,以产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已在强大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世界强手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四是营销模式的落后,专业市场和购销员包打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日趋衰落的专业市场正是其真实的写照;五是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能力低,自主开发能力弱,以仿制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六是经营理念的局限性,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理念已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的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解读珠三角专业镇崛起之谜

  • 下一篇文章: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责疑“新温州模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责疑“新温州模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