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数据等五大数据库建设;加快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改造升级;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保定、秦皇岛和唐山市的信息产业基地和项目;发挥电真空、液晶、光电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等优势,加快发展微电子、网络通信和软件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河北半导体材料、软件、石家庄国家医药等三大重点产业基地,培育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群体,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抓紧启动高纯度光纤用石英材料、纳米测量及控制仪器、大直径低氧碳硅单晶及硅晶片、告诉高识别率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液晶显示材料及器件等一批新项目。 3.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的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运营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很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与主导产业不同,在产业寿命周期曲线中,优势产业出于中后期到成熟期这一区间。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只有当他们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合,才有可能形成优势产业。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为主要优势产业。但就目前各产业实力观察,均存在产业范围过宽、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是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环节,以效益、效率和规模为中心不断发展壮大。 ——冶金。我省冶金工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和交通条件,但热轧盘条、棒材、型材是主导产品,说明我省的该产业尚处于较低层次。今后的发展任务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规模实力,逐步提升产业层次,主导产品随之转向以目前高进口依存度的高质量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汽车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用高质量冷轧板材、不锈钢板等为主。 ——医药。我省医药目前是以青霉素、维生素、土霉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体,这些产品的市场寿命较长、需求较大,在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也较为突出,产品本身还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将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一个稳定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半合成抗生素和现代生物技术药物,但其品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将受到来自于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发展的难度正在加大。 ——建材。我省建材产业主导产品目前位普通水泥及其制品、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非金属矿物等,今后除继续扩大其市场规模外,技术升级、品种更新、质量求进也是这些产品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建筑陶瓷技术、环保型建筑材料等。 ——化工。该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品涉及化肥、农药、制碱、轮胎、涂料及染料、感光材料、PVC树脂等多个方面,但企业生产规模大多偏小,且技术进步缓慢,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将面临国际市场的较大冲击。因此,在该产业内部尽快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重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在产品的选择上也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新一轮优胜劣汰。 ——机械。我省的机械工业主要集中的中小电机、手用或机用工具、电扇、台钻、普通金属标准件、普通轴承、集装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客货车、拖拉机、农用车、重型载重汽车、电线电缆、推土机、装载机、部分输变电设备等产品上,而在核心工业产品及机床制造、各种高中档通用专用机械、成套设备领域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介入这一领域的难度空前增大。因此,我省机械产业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局和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结构调整,已生产规模、技术规模打造拳头产品。 ——纺织。我省的纺织产业来来是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该产业的低级化特征开始显现。多年来,该产业产品大部分是棉纱、坯布、化纤以及低档次服装和少量的丝绸及针织品,印染布和高档成衣几为空白。要想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该产业的活力,就必须抓住入世准备期所剩不多的时间,利用合资合作、技术创新、产品转型等手段,力争在原低层次产品基础上,在高层次产品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食品。目前,全省已形成粮油、屠宰、肉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水产加工、罐头、饮料酒、卷烟、制盐等四大门类21种类的食品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名牌战略,集中资源优势,形成更大的市场和生产规模。 三、推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经济结构调整 未来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主线。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可以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1.产业结构调整 (1)农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手段,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创汇农业,提高专业化生产程度,促进农业由数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支柱,尽快形成“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油料和蔬菜面积,积极发展牧草、花卉、食用菌、甘薯、果品等产业;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远洋渔业、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二是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和信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科技示范园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重点是抓好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 (2)工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重型制造业的发展快于轻型制造业,并且要先后经历重化学工业、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等几个阶段。与此相较,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河北省比重上升较快的主要是轻型制造业和原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新兴行业增长不快甚至比重下降,而加工能力过剩、发展潜力不大的行业占比变化不大,说明河北省工业结构仍未摆脱传统格局,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化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根治。为此,要在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落后工业,努力构筑“高效轻工、精深重工”的工业经济格局。 (3)服务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包括: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兴办旅游项目和企业;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在改造提高传统流通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发展会展经济,培育区域性商贸中心;拓展面向一般居民家庭和个人的社区服务;支持房地产、金融、保险、会计、律师、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体系。 需要指出的事,产品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是贯穿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之中的。也就是说,要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扩大现有名牌拳头产品生产规模,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四高”产品体系,努力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方向发展,增强产业载体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2.所有制结构调整 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