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 【字体: 】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1:13   点击数:[]    

基落户苏州,随后即带来了其12家世界级上、下游供应厂商。明基的示范效应以及苏州初步形成的IT产业链,使大批台湾IT制造商纷纷聚落于此。可以说苏州有今天的经济规模,明基的落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浙江如果能吸引到这类世界级企业,不仅能带来更多的相关投资,还可以利用其整合资源的优势,改造当地上下游产业,从而优化了浙江的资源配置。另外,这种配置资源的优势也利于打破地区之间的“经济保护”和“诸侯经济”,加快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吸引外资的成本

    1.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基础设施条件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基础设施由于有较大正外部性,因此其建设成本不能全部视为引资的成本,但因为其投资巨大,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十年前,苏州和杭州经济规模相差无几且几乎具有同样的地理位置靠近上海,但今天苏州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远地把杭州甩在后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时间”。苏州是长三角15个城市中距离上海最近的。穿越从上海到苏州的高速公路大约需半个小时,多数投资者习惯于将苏州看作是上海的郊区,多半个小时的车程,与从上海到青浦区或者松江区无异。而从上海越过嘉兴到达杭州,穿越高速公路的时间约为二小时。为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赢得优势,浙江省政府不惜巨资缩短“时间”。未来五年浙江将掷资逾600亿,以建成逾1000公里高速公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项目包括,斥资57亿的沪杭甬高速公路八车道拓宽工程;170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37亿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工程;71亿的接轨上海浦东的杭浦高速等。③ 但是如此巨额的投资能否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无疑充满了风险。
    2. 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如所得税减免,土地使用费减免等措施。现在这部分措施(优惠)已被当然视为引资的“必要成本”,全然不计背后的利益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引进项目,不断向投资者倾斜,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甚至不惜损害地方利益。以土地转让为例,目前珠江三角洲土地价格是25万元一亩,而一些地方的土地价格只要5万元一亩,个别地方甚至更低。而事实上,成熟的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土地出让金应在15万元一亩的水平。这样,本地政府每亩要倒贴近10万元。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政府机构及官员是缺乏追求利润、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和动机的,他们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追求机构人员规模的最大化,为此增加自己的升迁机会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④可以说在单一以经济为指标的官员考评体系下,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完成各自的GDP指标,必然会采取“不计代价”引资的做法,而损害的只能是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3.以市场、利益换外资的成本。由于自身发展水平低,且不具备专有技术。为了弥补这种“后发劣势”,大多数企业会采用以市场换技术,以利益换外资的做法,试图转变为“后发优势”。尽管这方面国内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家电行业。但其实施仍有较大奉贤,必须审慎评估其交易成本。外商投资看中的是每年20000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人口的市场。它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利润。比如,在合资企业中,外商似乎不看中企业能否盈利,而是牢牢控制采购和外销权,这样企业不管能否盈利,只要经过他们母公司采购,至少可得到5%的附加费用,合资企业出口或许不盈利,但只要通过他们母公司出口,外商绝对不会赔钱。⑤许多国内企业在让出市场换取外资之后被外资企业挤出了市场。当然,客观上外资确实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其他隐性成本。引进外资“重数量,轻质量”导致企业的重复引进,并且企业技术含量低,污染比较严重。这些在今后的治理环境和重复建设时,必然会付出更多的费用。另外,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现在各地的招商投资大多通过“行政推动”的方式进行。大量的公共资源被扭曲使用,而在急需政府投资(关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领域,却很少被顾及。

结论:引进外资,提升浙江经济的整体水平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以民引外,以外促民”更是独特而有现实的选择。然而如果在引资过程中不能谨慎思考引资的成本收益,很可能会造成盲目决策,最终达不到设想的效果。 因此各地政府在引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意识到引资的目的在于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为引资而引资”或者“为升迁而引资”。当然这方面需要官员考评体系的改进,告别单一的经济指标,转为包含科技、教育、卫生等指标的综合考评体系。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回归到公共事业领域。


注释:
 ①《应对上海“173计划” 吸引外资浙江如何胜出?》     来源:浙江在线  
 ②③《不甘被500强冷落:浙江靠拢上海抢占投资高地》    来源:中国企业家
 ④孙荣、许洁 《政府经济学》2001年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P133,P135
 ⑤《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             资料来源: MotherOL.com

参考资料:
 ①《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         资料来源:MotherOL.com
 ②《不甘被500强冷落:浙江靠拢上海抢占投资高地》    来源:中国企业家
 ③《浙江这样吸引世界500强》   杭州网  www.hangzhou.com.com
 ④《“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   张佑林     来源:《经济学消息报》
 ⑤《“长三角”地区“行政推动”招商引资的经济学分析》   胡继妹 
 ⑥《逾八成世界五百强落户长三角》  来源:《文汇报》   作者:周其俊
 ⑦《制定正确的引进外资战略》     钱方明 郁海萌 张形芳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浙江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其成本收益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