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      ★★★ 【字体: 】  
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0:46   点击数:[]    

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体体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根本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
2、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指特定利益主体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参与竞争的主体可以划分为国家、地区、产业、企业等多个层次,竞争力也可以划分为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等不同类别。研究竞争力,不仅要研究现实竞争力,更应该研究潜在竞争力。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生产力。
3、地区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地区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竞争中优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也可以表述为一个特定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具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能优化资源配置,营造竞争优势,增强综合实力的能力。地区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为基础,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因素是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和营造竞争优势的能力。地区在竞争中的收益体现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地区竞争实质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地区竞争力实质是比较生产力。
4、国家由其所管辖的地区构成,一个国家所有地区竞争力的集合构成国家竞争力。国家(地区)国民经济由区域内所有产业构成。国家(地区)竞争力也是区域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合。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一定分工原则划分,从事同一属性的产品和劳务生产与经营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竞争力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竞争力的集合。研究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根本在于研究该国(地区)产业竞争力,基础在于研究企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 注 释:
1、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第52页
2、王缉慈:《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28页
3、4、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5、金明律等:《中美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之比较》,《当代财经》1996年第1期第28页
6、9、转引自邹薇:《竞争力的源泉: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35页
7、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 年版第30页
8、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第6页
10、来自http://www.china-techan.com/jingzhengli.htm
11、参阅《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
研究》(金碚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9页;《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6-10页。
12、黄先荣:《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极其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7年第2第65页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体改委,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1998、1999、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998、1999、2001年版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5、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6、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樊钢:《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2002年版
8、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包昌火:《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0、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2、程选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13、韦伟等:《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版
14、傅小随:《地区发展竞争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利弊分析》,《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7期
15、阳国新:《区域贸易与区域竞争》,《经济学家》,1995年第2期
16、李宝新:《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17、王国辉:《关于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模糊评判模型》,《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
18、张辉:《区域竞争力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19、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0期
20、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4期
21、唐光霖:《诺思的国家与政府理论述评》,《政治学》,2000年第5期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浅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农业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