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际市场价格的20%—50%,出口优势在弱化。“入世”后,大量廉价、优质的玉米进口将在所难免。另外,豆粕是我国的蛋白饲料资源,“入世”后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亦有可能增加,将促使国内豆粕价格下降。饲料价格的下降,将使畜产品更具竞争力。 2、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为我区绿色畜产品出口带来新的空间。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我国向所有WTO 成员国出口的产品,将享有多边的、稳定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任何成员国给予第 三国的待遇、豁免或特权我国企业均可以享用;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外国产品一旦进入某一成员国境内,应享受该国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国内法律和税收方面的同等待遇。所以,加入WTO后,随着关税贸易壁垒的逐步减少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出口意义的农畜产品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和出口补贴削减政策的实施,对我区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出口带来更多的机遇。特别是欧洲疯牛病、疯羊病爆发之后,毫无疑问地会让出一定的市场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欧盟标准的权威。我区养殖业的发展虽然没有彻底实现工业化,但反过来讲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广阔的农村一家一户的舍饲秸秆饲养和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喂形式,更贴近于自然,更科学,更加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3、有利于推动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机制与管理机制的转变。随着经济贸易的国际化和资金与科学技术的进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必将极大地冲击以前旧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要适应这种国际化的经济转变,就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知识、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和引进人才,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管理和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全行业的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将大力开发新的畜产品品种并使之积极地转化为多元化的商品,并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使之增值,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在国际商品的竞争中,才能调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给整个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加入 WTO后对我区畜牧业发展不利的方面 1.畜产品的进口量会由于关税的降低而增加,将严重冲击我区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目前我国初级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跨入WTO的门槛后,按照开放市场承诺,我国将大幅度削减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放开贸易经营权、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等。到2004年,我国畜产品进口关税将从目前的45%逐渐降至12%左右,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享有关税配额保护,而畜产品不享有该种特权。加之我国的天然草地畜牧业只能提供不到20%的国民所需肉食;而在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草地畜牧业提供的肉食可达到70%以上;欧共体国家草地生产的乳制品与肉类,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已过剩而不得不限制生产。发达国家肉制品加工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于国内,虽然价格高些,但大量国外畜产品会因关税的降低而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将对国内、区内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2.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将使我区部分粗放型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结构重组或倒闭的命运。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对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数量型向质量型和营养型转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朝着高技术、高质量、高标准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畜牧业和一部分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已不具备竞争能力,将面临着结构重组或倒闭的命运。比如,目前国内乳制品价格已高于国际价格,加入WTO,奶酪、冰琪淋的进口关税要逐年降低,到2004年,要分别从现在的50%和40%降至32%和19%,进口将呈增长趋势,我区奶产业将由此迎对重大挑战。再如国外将有许多科技含量高的饲料加工企业不断抢占我国市场,使我区原本就不景气的饲料加工企业更加艰难。 三、加入WTO后我区畜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加入 WTO意味着国内外企业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一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平等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畜产品的竞争能力。 (一)要在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实现优势转变上下功夫 我区畜牧业生产总量有限,2000年肉类产量19万吨,占全国肉类总量6125万吨的0.31%。说明我区畜牧业的发展靠数量扩张和单纯追求产量不可能立足国内,国际市场,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在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切实把畜牧业结构调优、规模调大,加速畜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畜牧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我区最大的优势是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和饲养成本。入世后牛羊肉生产最具有优势,所以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应把牛羊肉生产确定为我区畜牧业的主体发展方向。 主导产业确定之后, 一要把伊斯兰的民族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我区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伊斯兰的优势表现在经济上最突出、最集中的就是清真食品。全世界有49个国家、12亿人口信仰伊斯兰教,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也在1500万。建设小而富、小而强、小而美的民族自治区,突破口就是发挥伊斯兰的优势,“清真”的品牌是我区的无形资产,也是我们最具闪光点的一张王牌,发挥伊斯兰的优势就是紧紧盯住穆斯林的食物链拓展产业链,就是大力发展饲养牛羊业的优势。我们要尽快改变宁夏牛羊肉消费仍以区内和个别城市需求为主的市场结构,首先把市场定位在亚洲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国家,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加大清真牛羊肉在伊斯兰国家的宣传力度,介绍宁夏的牛羊肉品种和伊斯兰教干净而先进的屠宰方法,提高宁夏牛羊肉、特别是羊肉在世界穆斯林国家的知名度和信任度,把我们的民族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要把种植业的优势转变为养殖业的优势 。如果将我区秸秆处理利用率提高一倍,羊只饲养量可达到1200万只左右。三要把滩羊的地方品种优势转变为杂交改良优势。滩羊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长期定向选育而成的,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以生产裘皮而著名于世的优良绵羊品种。滩羊的肉质细嫩鲜美,裘皮毛股美观,对饲草料利用范围广,耐粗饲易管理。但当今世界养羊业已开始由毛用型转向毛肉或肉毛皮兼用型,由大羊肉生产转向羔羊肉生产,肉羊生产由天然放牧转向舍饲养殖的集约化生产。我区的养羊业如果不顺应这种变化了的趋势,就很难占领国际国内羊肉市场的一席之地。要使我区养羊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必须大力开发杂交改良和选育工作 (二)要在按照区域化布局调整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上下功夫 实行区域化布局,形成合理的生产格局,是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按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我区畜牧业可分为川区、山区和地方品种保护区三大区域。川区 11个县、市、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的比较优势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川区也要大力种草养畜,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尽快退出传统畜牧业领域,转为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和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突出发展优质肉羊、肉牛业,优先发展高产奶牛业;盐池、同心两县和中卫县的香山地区应以国家级滩羊、中卫山羊两个资源场为核心,在合理划分滩羊、中卫山羊保护区范围的基础上,重点搞好滩羊、中卫山羊的改良选育工作;山区6县有天然草原面积700多万亩,但由于多年来超载过牧,滥开山荒,再加上近几年的持续干旱,导致天然草原严重退化,可以说完全依赖草原畜牧业发展生产已不现实。山区6县应彻底改变传统模式,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种草业,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