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不高;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很大,受市场运动规律影响,农产品生产也呈现“市场热??生产兴??市场冷??生产衰”之运行轨迹;由于缺乏深加工业的有力支撑,农产品生产也难以可持续发展。三是工业经济缺乏特色。丽水市工业经济除了少数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外,绝大多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信贷脆弱,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经济的特色不突出,没有很好地围绕丰富的农特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经济,没有很好地紧扣深加工做好提升附加值文章。 (四)企业素质较差是民间投资效率不高的内在原因。一是工业经济规模化和产品加工专业化程度低。丽水市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小而全”,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二是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市场化、流通市场化、经营市场化。然而,目前由于丽水市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与低附加值得生产能力短缺并存,市场竞争力脆弱。三是是技术水平较低。丽水市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多数是生产设备阵旧,工艺技术落后,致使产品的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四是企业管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法人代表缺乏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奉行粗放经营、薄种多收;小农经济意识浓厚,企业发展定位较低,满足于小投资、小生产、小盈利,缺乏大投资、大生产、大盈利、大积累的战略气魄,生产经营活动达不到规模经济,在根本上抑制了民间投资效率的提升。五是企业同行之间联合度较低,“窝里斗”盛行,相互排斥,相互倾轧,相互诋毁,比拚压价,造成企业效益严重流失,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值。 (五)投资结构不合理是民间投资效率持续滑坡的重要因素。由于丽水市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尤其是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化大力气,筹集巨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此,首先应当持肯定态度,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已经困扰了丽水市以往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若不尽快改善落后局面,则将来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在投资要素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短期内过多地投入基础设施,往往会对生产经营性投资产生巨大的挤压作用影响,使生产经营性投资更加困难。丽水市1999年生产性投资占42.8%,2000年生产性投资占32.5%。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可知,仅因生产性投资占比下降因素(假定生产性投资生产率保持不变),就相对使2000年边际投资生产率比1999年下降66.8个百分点。 (六)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率的贡献乏力。一是科技进步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太低,科技进步水平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现实效应力不大。二是科技进步成果的储备少,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提升效益的现实需要。三是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薄弱,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难以顺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生产率的有效提升。 (七)民间资本流向调控乏力是民间资本体内使用率不高的助长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地区货币资本使用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民间货币资本外流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资本流向的控乏力。一是邮政储蓄“短板”,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货币资本外流。近几年来,丽水市邮政储蓄发展较快,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到2002年6月末,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亿元,增幅为12%。1996~2000年,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各年份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9.9%、30.6%、21.8%、19.1%、28.9%。由于邮政部门只代理人民银行的委托吸收存款,而不放贷款,且把全部存款资金通过人民银行系统上划而流向外地,因而邮政部门代理人民银行吸收的储蓄存款越多,意味着丽水市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也越多。也就是说,当前丽水市通过邮政储蓄存款途径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就有12亿元以上。二是区域金融体系结构偏差,是导致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的主要生成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日益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实施集约经营改革,把业务市场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在系统内部进行信贷资金大迁移,纷纷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系统调节基金率、存贷比例、贷款限额计划、上存资金利率等手段,促使信贷资源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城镇和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中城市。从丽水市的现实状况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机构基本遍及各个县市,大集镇也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理处;全市至今还没有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为数众多的信用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弱。如此畸形的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造成了极为畸形的金融资源配置分布结构。到2001年末,丽水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部门的存款余额占 73.1%,而可以自主决定信贷投放的信用合作社的存款余额却只有24.1%;占存款余额 73.1%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占68%,而只占存款余额 24.1%的信用合作社的贷款余额占比却达到29.2%。从而,导致了丽水市一方面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货币资本供给严重不足。 三、提升丽水民间投资运行效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一)优化民间投资管理政策,全方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市、县两级政府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合丽水实际,制定比周边地区更宽松的民间投资政策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强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实行开放式的产业准入政策,全方位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要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二是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投资规范政策,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方向。三是制定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投资组织政策。要推广和深化股份制投资方式,引进和推广BOT投资方式。四是制定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要停止现行的财政部门层层压任务、包指标的做法,真正严格按税法征税。同时,要切实推进税费并轨改革,严格控制和查处各类非法收费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中小企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五是提高民间投资的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民间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议尽快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权益保护政策,以切实保护和调动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丽水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提升投资效率的根本途径。要主动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产业辐射、技术辐射和市场辐射,积极创造经济增长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是要提高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含量。二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含量。三是要提高工业经济的深加工含量。四是要提高深加工经济的技术含量。五是要提高三大产业的联动含量。通过这“五个提高”,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良性循环运动和持久高效发展。 (三)增强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区域投资效率。一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要关心民营企业的成长,关心民间投资者的成长,帮助他们提高素质,重视资本积累,把赚到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要从长远着眼,减少短期行为,减少内部相互倾轧,相互压价倾销,搞内部恶性竞争,努力追求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提高工业经济规模化和产品加工专业化程度。在提高工业经济规模化程度中,要“抓大不放小”、“抓大以促小”、“既要支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