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2银企结构调整
二战后日本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并相应建立了适合标准化大生产的企业制度以及受政府严格管制和充分保护的金融体制。实业企业与金融企业相互持股,实体企业以银行为后盾,追求的是企业和员工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制度下,企业盲目扩张和银行滥发贷款导致企业和银行的经营风险最终转变成全社会共担的风险,形成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使得日本银企结构关系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即使经过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的集中治理,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仍有32.9兆日元(约合2630亿美元),而且银行的坏账准备金也明显不足近两年来,日本政府虽然在经济金融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至今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
小泉政府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之一就是尽快消除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并声称要在3年内处理银行的坏帐问题。就短期而言,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较大面积的公司破产与失业率的攀升,加大通货紧缩压力。据估计,为达到处置24兆日元银行不良贷款,预计可能会使日本失业率增加0.5至1个百分点,减少GDP增长率0.75至1个百分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反周期政策最多只能暂时刺激总需求,而不能解决许多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低效率问题。如果资本回报率上不去,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随其人口不断老化而持续走低,其债务(政府公债与银行体系的坏债)状况亦会进一步恶化,经济前景依然是日落西山。结构调整政策虽然长期会繁荣经济和就业,但是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货紧缩,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削减公共投资措施只会加剧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清除坏帐的前提下,避免新的坏帐积累。但统计数据说明,新的坏帐几乎等于银行清除的旧的坏帐的总和。
二、政策组合出路
所谓政策组合主要是指反周期政策和结构调整政策的组合。在一种经济背景(工业化经济或信息化经济)下,在经济上升的大趋势中,利用反周期政策进行微调是较好的选择;在一种经济背景发展到顶峰时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最佳时机。由于两者产生效应的经济背景不同,加上日本错过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因而在经济转型时期,就不能一味强调某一方面的政策,而是既要抓住长远目标,又要解决现实困难。
在桥本隆太郎主政时期,日本经济就很不景气。日本曾经就“景气优先”还是“结构改革”优先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论争。实际上,景气对策与结构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仅仅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无法使经济真正走上复苏轨道的。况且,在目前财政负担沉重不堪并已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而利率已再无下调空间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结构性改革必须同时配套进行,金融领域的结构改革问题和产业领域的结构调整问题应当同时进行。具体的措施可以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例如,严格制定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评估标准,完善税制等。
目前,由于日本经济仍在衰退中挣扎,走出困境的经济政策组合短期内应以反周期政策为主,解决目前最紧迫的问题;长期内应以结构调整政策为主,并辅之以反周期政策进行微调。
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收缩期,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结构强制调整的时期,诸如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长线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产业以及低效率无竞争力的产业等,在这个阶段遇到严重的市场实现困难,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的购并重组。这是迫使长钱部门压缩生产能力的市场强制,是企业间优胜劣汰的市场强制,由此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既然经济收缩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好机会。那么,经济运作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衔接起来,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能量释放到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来。如果简单地放松货币控制,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失去结构调整的机会。经济扩张既需要实行需求管理,也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货币政策必须服务于该目标,不能简单地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刺激必须同步进行,在国债相当于GDP1.3倍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财政刺激的范围是有限的。诸如减少公共开销、增加税收、清除银行坏账等措施将损伤经济元气。疏通财政经络需要等到经济有了增长之后才能进行。即使目前的预算赤字状况维持几年下去,调整公共开销和税收仍然可以对经济产生有效的刺激。一些浪费严重的公共建设工程可以砍掉,让给那些国计民生所必需的项目,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就业项目,减少重组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应改革日本的融资结构。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加强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方面的作用。从日本当前证券市场的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看,1997年为52.5%,2000年达到68.9%,说明证券化程度在逐步深化。此外,还应改革邮政储蓄、简易保险等公共融资部门,以改善资金循环状况,提高1400万亿日元个人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率,刺激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