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代理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在当代的具体形式包括人文产业以及(产品和服务中的)人文附加值两大领域。人文产业涉及艺术、旅游、娱乐、体育、心理咨询等以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主要对象的产业(所涉及的物质手段居于从属地位或价值比重较小)。人文附加值涉及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饮食、服装、花卉、建筑、时尚潮流、民族文化,等等。用管理成本的方法来分析,人文附加值还涉及道德、法制、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历史文化等等。由人文产业和人文附加值带动的经济,可以看作是目前社会中的具体的形式。可以看出人文经济是小风险和资源垄断经济,是文化密集型经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难以在近期内稳操胜券,但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人文经济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将大有可为。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