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和投资手段的增加和变化,对冲基金逐步偏离其传统的投资理念,“宏观”对冲基金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对冲基金的主流和核心。宏观对冲基金主要根据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部署投资,运用复杂的模型或是基本的与内外均衡相关的各个变量间的分析,找出一国宏观经济的不平衡点和漏洞,辨别出市场心理和找出能导致趋势变化的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然后综合运用各种信用交易手段部署投资以期获取暴利。例如,香港在1997—1998年金融危机的前几年中,由于物产价格一路攀升而带来内需高涨,但同时其出口和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却持续下滑,这些原因使港元贬值趋势日益明显。宏观对冲基金正是利用了香港经济发展本身的弱点,大肆利用对冲法则中的卖空手段与汇市、股市的联动性疯狂打压港元、港股现货与期货价格,既博港元汇率脱钩,更博在股市、期市获利,若不是港府以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近2500亿港元的庞大财政盈余做基础力接市场卖盘,誓保三市稳定,香港当时的金融体系状况将不堪设想。 不过,现阶段仍应清醒的认识到,各种信用机制充其量不过是被国际游资所利用的工具而已,保持一国经济强劲且均衡的发展才是增强自己抵御外部不良冲击的根本途径。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将之纳入国际一体化的进程是经济发展无以逆转的趋势。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