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      ★★★ 【字体: 】  
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0:00:28   点击数:[]    

中,现实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呈现相对减少的趋势。当虚、实资本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时,其中任何一项的正常变动将会引起另一项的正常变动。当它们的数量比例关系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中任何一项的异动则会引起另一项的灾难性异动。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是调控社会总资本的重要的工具性问题。由于初级传统虚拟资本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人们通常把初级传统虚拟资本作为调控社会总资本的工具变量,于是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便转化为现实资本和初级传统虚拟资本定量关系问题。在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上,我们采用简化的总供求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

现实资本的总供求关系为大家所熟悉,其总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其总需求与价格成反比,价格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格弹性成负相关(图1左)。虚拟资本的总供求关系则很特殊,它与现实资本的总供求关系不同,其总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其总需求也与价格成正比,并且价格越高,其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反之,其价格弹性则越大,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价格疯长时的量滞、价狂升和价格崩盘时的价跌、量更跌的特殊现象(图1右)。

在图1中,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关键点的虚、实资本价格的数量相同但单位不同,根据虚、实资本不同的数量及总供求关系,我们把虚、实资本的数量关系分为如下四类:

首先,虚、实资本黑子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AQ1Q1'A'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小于最低正常临界值0Q1'/0Q1(黑子陷阱),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导致整个社会资本严重缩水,社会财富超常贬值,正如天体中的黑子现象,故称之为黑子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便是黑子经济,也称经济危机。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的发展严重受阻—其总需求DD曲线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总供给S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价值快速缩水—其赢利能力大幅度下降直至亏损破产—虚拟资本的总需求D'D'曲线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总供给S'S'曲线也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价值快速缩水—虚拟资本的发展严重受阻—现实资本的发展再次严重受阻……其最终结果是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总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的超常缩水,从而形成资本黑子,进而引发黑子经济或经济危机。例如,根据IFC的1999年7月Facktbook的数据,在1996-1997年间,泰国的实际GDP(现实资本的转化衡量指标)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20.6%),其股市和汇市(初级传统虚拟资本的转化衡量指标)缩水幅度则更大(分别缩水-36%和-88%)。显然,在1996-1997年间,东南亚国家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黑子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对整个社会总资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倒退和灾难,但这种情形不会长久下去,灾难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趋于稳定,虚、实资本的供需开始增加,比例也开始恢复性上升,当这一比列突破最低正常临界值0Q1'/0Q1(黑子陷阱)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停滞型数量关系。

其次,虚、实资本停滞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AQ1Q1'A'外的BQ2Q2'B' 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最低正常临界值OQ1'/OQ1但小于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缓慢升跌,故称之为停滞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是经济萧条或复苏。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升跌停滞—其DD曲线缓慢(右下方或左上方)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地缓慢移动—其价值相应微量变化—其赢利能力相应缓慢变化—虚拟资本的D'D'曲线相应缓慢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缓慢移动—其价值相应微量变化—虚拟资本升跌停滞—现实资本升跌停滞……其最终结果是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萧条或复苏。例如,在1993-1994年间,墨西哥GDP实际增长率为-2.6%,其股票市值实际缩水4.1%(资料来源同前)。显然,在1993-1994年间,墨西哥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停滞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也不会长久不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型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趋于乐观,虚、实资本的供需增加,比例也逐渐上升,当这一比例突破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扩张型数量关系。

第三,虚、实资本扩张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BQ2Q2'B'外的CQ3C'Q3'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但小于最高正常临界值0Q3'/0Q3,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的适度扩张,社会财富较快增殖,故称之为扩张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便是经济繁荣。一方面,现实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虚拟资本相应的扩张。现实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其价值增殖的相应增加,价值增殖的增加又会导致人们对虚拟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看好,人们对于未来的积极预期又直接会导致虚拟资本的相应扩张。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有效扩张反过来又会导致现实资本的相应扩张。虚拟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价值增殖的分配结构(利润率结构、汇率结构、利率结构和股价结构等)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导致现实资本的可得性和流动性增大,进而现实资本相应扩张。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良性扩张—其DD曲线向左上方正常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其价值正常升值—其赢利能力相应提高—虚拟资本D'D'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其价值相应正常升值—虚拟资本良性扩张—现实资本良性扩张……其最终结果是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例如,在1990-1996年间,美国GDP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2%,其利税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6%,其股票市值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18%③。显然,在1990-1996年间,美国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扩张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对整个社会总资本来说是一种最理想的关系,但这种情形不会长久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会变得更加乐观,虚、实资本的供需会进一步增加,比例也会进一步上升,当这一比列突破最高正常临界值0Q3'/0Q3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泡沫型数量关系。

第四,虚、实资本泡沫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CQ3C'Q3'外的 DQ4Q4'D'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最高正常临界值OQ3'/OQ3但小于泡沫破灭临界值0Q4'/OQ4,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的超常膨胀,社会财富超常增殖,正如生活中的肥皂泡沫现象,故称之为泡沫型数量关系,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泡沫经济。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异动性扩张—其DD曲线向左上方异常移动且变得水平—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但变得垂直—其价值超常虚增—其赢利能力相应虚假提高—虚拟资本D'D'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且变得垂直—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并变得垂直—其价值更加超常虚增—虚拟资本超常膨胀—现实资本更加超常膨胀……其最终结果是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总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的超常虚增,从而形成资本泡沫,进而引发泡沫经济。例如,在1986-1989年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4.9%、6.0%、4.6%,其东证股价指数从1986年的1324.26点上升到1989年的2569.27点,上升近100%④。显然,在1986-1989年间,日本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泡沫型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危机成因的理论差异与启示

  • 下一篇文章: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论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基本关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