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发达国家,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新一代无污染农用生物制剂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农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因此,我国农产品要参与国际市场大流通,关键还在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针对我国农民素质不高,农业技术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的特点,应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尽可能延长和优化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政府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科技创新进行正确指导,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大型龙头企业要注重加强自身的科研工作,并做好对基地和农户的科技服务和指导工作;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应用率和贡献率,克服“成果一大套,农民不愿要”的奇怪现象。
(四)充分利用WTO农业规则保护我国农业。第一,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二,实施一揽子财政支农政策。如对缺少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给予转产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对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运销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第三,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根据WTO国内支持“微量允许标准”条款,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与补贴还有较多的调节空间,财政应大力补贴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一些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和补贴重点转向农业生产上。同时,可采取农产品协议规定的“绿箱政策”即采取农业科研、植保、基建等投资,粮食安全储备,作物保险,自然灾害救济,以及区域开发等措施,合法地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