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      ★★★ 【字体: 】  
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7:00   点击数:[]    

,提高了劳动技能,从而促进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的充分利用还不尽人意,存在着较大的浪费。这种浪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开性的浪费。它表现在:一是因劳动力的流动而产生的短期浪费。二是每个城镇和城区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青年人因不能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而停留在社会生产之外。三是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一种是隐蔽性的浪费。它是指劳动者能够得到有薪水的工作,但是劳动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它表现在:一是就业的人违背自己的愿望,浪费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二是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浪费。三是在既有的可用技术的条件下负担的任务相比,就业人数过多,人浮于事。劳动能力的浪费与生产力的发展格格不入。让全体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当前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劳动者的积极性是个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为劳动者既有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的积极性的状况,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获得也与其积极性有关。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得到了较高的增长,收到了较大成效,个人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人们的积极性也还没有得到空前的充分发挥。
    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有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产生于没有觉悟到改革的迫切性,或是缺乏自身目的和奋斗目标,或是知识水平的限制。社会原因主要指社会风气、社会体制、环境气氛、劳动条件、物质技术基础等。在既有的环境气氛、劳动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的情况下,社会原因就主要取决于社会风气和社会体制。过去我们只强调人的主观原因,这是片面的,因为个人主观原因与社会原因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原因对个人主观原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党风不端正,腐败现象屡有发生,就容易冷却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抑制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从面阻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激发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积极性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方面着手努力寻求改善的办法。 (四)
    当前,为了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改进党的工作,改变旧观念和旧作风。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提出来以后,就要改变党的工作作风,帮助每个人认清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性和社会性,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有力地促进全党、全国人民为完成中心任务而奋斗。
    要继续发扬毛泽东同志倡导过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发扬这个传统,光靠口“对话”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靠脚的经常“来去”。同劳动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关系,就可以建立信任气氛,实现共同目标。这个方面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打着封建印记的带有小生产者萎糜特性的官僚主义和僵化木然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式。
    要使各种现代化的舆论工具广泛发挥作用,如增加对党务和政务的报道,揭露存在的严重缺点与错误,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其次,提高劳动者个人的素质。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内涵很广,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理想、道德和纪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使每个劳动者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就会把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无论身处顺境和逆境,都能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开拓前进。讲道德,就能发扬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就能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就能反对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守纪律,就能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夺取胜利。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使劳动者个人积累系统的比较完整的知识,学会和锻炼技艺才能,掌握适当的科学方法。其中,知识是技能和方法的基础。劳动者个人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靠培训教育。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间断的终身教育。通过去正规学校或培训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习,不断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掌握新的技能。一是企业自己办教育,这种方式在发达国家很流行。企业办教育、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教育制度中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
第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下放权力是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这是我们成功的经验。但仅此还很不够,还必须懂得劳动者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并善于按规律办事。
    人们的积极性产生于自身的需要。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这是每个人的生活目的,由此目的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要调动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与其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满足其物质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只是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因此,要调动积极性,还必须关心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如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提供劳动者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表扬一切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优异成绩的人们。
    然而,社会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时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状况就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觉悟了。这就要求及时地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个劳动者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调整个人的奋斗目标,提高自己的觉悟,心甘情愿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可见,增进利益,提高觉悟,就是我们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所要做的两项主要工作。
总而言之,努力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改革不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一句空谈。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西文明变迁的制度经济学诠释浅析

  • 下一篇文章:平 均 主 义 问 题 之 我 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