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组织形式:当代联合国、欧盟体系、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WTO自由贸易体系、正在建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中间过渡问题:自由汇率(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自由兑换问题、自由贸易问题、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权问题、京都议定协议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和平太空探索问题等。这些组织和问题,应在地球村(联合国)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内形成共识,统一标准。现阶段,限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各国选择合理的改革梯度,优先满足本国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要求,兼顾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方向,也许是各国必然经历的阶段。中国政府最近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许是中国政府,慎重分析国情,在金融领域向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过渡中的一个重大梯度创新,也许时间会给出最好的说明。下面主要分析自由汇率(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自由兑换问题。 自由浮动汇率(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应该是一个跨国的货币广义动态均衡问题。人民币动态均衡主要是建立在国内经济发展之上,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亦在增加,当前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有效供给,导致了国际上有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国对外贸易量增大和中国外汇储备增多决定的,其实人民汇率(包括人民币升值与否)本质上是人民币币值问题,而人民币币值主要是中国国内购买力问题,中国国内购买力是由中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的。不主要依据中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中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接近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8000美元相比,有近8倍的差距,且中国7亿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会更少),而主要依据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情况,推出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至多是三维思维分析工具的产物,在界面思维(四维、时空思维)分析工具的分析框架内:对短期内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本质认识,清晰可见。当然,主要依据中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兼顾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在新的人民币广义动态均衡附近,确定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也许是现实的,可行的。 自由兑换问题,在人员、货物等还不能自由跨越国家界面的当代,海关制度还非常有效。金钱在跨越国家界面,向自由浮动汇率、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方向转变过程中,中国以适当的金融改革梯度,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海关制度,也许,当前是中国在金融改革方面,迫切、自然的选择。这一中国特色的金融海关制度,其目标可能是:保证中国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兼顾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增加和国际上对人民币有效需求的增加,以达到人民币币值,在人民币广义动态均衡附近波动。 当前一些国家倡导的自由汇率、自由兑换制度,由于各国金融业发展不均衡,可能会给全球财富泡沫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向广大金融业不发达的国家转移,对此应有清醒地认识。尽管自由汇率、自由兑换制度是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方向,但在界面思维分析工具中,条件不具备时,选择合理的改革梯度,向着必然方向过渡,不失为英明的权宜之策。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石油期货非理性上涨的财富泡沫、股票市场上带来的巨大财富泡沫、房地产价格虚高引起的财富泡沫等,还在国际市场上游荡,这些不确定因素,还时刻提醒着我们、警告着我们。 WTO框架内自由贸易问题;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自由传播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京都议定协议问题与自由汇率、自由兑换制度是同一性质的问题,都是符合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方向的。清楚了这些,也许,会帮你更准确地领悟到:当代的WTO自由贸易体系内贸易保护抬头问题、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京都议定协议不能签署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实质。 向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发展方向过渡的实践中,中国的决策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二十多年前,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何等壮举!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也许探明了河中的地质、地貌、水流、水温、急流、险滩等,中国正在稳步过河,中国在实践着、实践着……,未来的事实会说明一切!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