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恰恰相反,技术成为了时间的变量,时间是技术能够在不同熵的临界值间维持的一个维度,技术是自变量。 三. 技术内化于劳动和资本,并不单独作为一个要素存在与生产函数中
技术应用于生产时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收益递增。科斯在其诺贝尔演说中隐含地假设单位产品成本可以分解为纯粹技术成本和纯粹制度成本,企业在生产中的纯粹技术成本是递减的,即企业的生产分工越细则纯粹技术成本越小,但专业分工与纯粹制度成本是同方向变动的,分工越细,分工的层次越多,则纯粹制度成本越大。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在这两个成本间进行权衡,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最小。一个单一技术的企业,本身就是这种技术的收益递增的结果,是一个角点解。
在简单的生产函数 中,只有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作用于生产。技术进步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作用于生产,它的进步体现在采用的新技术的设备投入 和与这个投入相应的提高了的人力资本 上,通过 与 的相互配合和组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向外扩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技术的普遍应用性比较强,可以应用于社会上生产的多数行业,如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家的总产出和整体的社会福利;如果是单独应用于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企业的技术,那么也可以通过对这个行业或企业的产出的增加来促使整体产出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考虑到我们所拥有资源的有限以及对能量的消耗要求的递增性,使得我们本来就很稀缺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土地、水等等资源被大量浪费,现在已供不应求,同时去年至今的我国的电力紧张局势也说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国由于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已经很难得到满足,要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需要新的、能够产生足够能量的技术和创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产生了对一批能耗小、产出多的技术应用的需求。由于技术内化于劳动和资本等一些实际的生产要素,因此在整个社会应用节能的、高效的技术以及提高与之相应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培养和教育就显得是对尤为重要。
综上,技术作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经济增长和整体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本身是内生于社会的,同时其演进是呈周期性的,它通过内化于生产要素来作用于生产,从而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生产能力。对技术内生的观念的澄清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为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既然技术是内生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激励政策来促进发明和创新,使技术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的连续快速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对整个社会内部创造能力的鼓励和培养,加强教育,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使技术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福利的提高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参考书目
1.《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汪丁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专业化与经济组织》,杨小凯、黄有光著,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3.《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多西等编,钟学以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4.《演化经济学》,盛昭瀚、蒋德鹏著,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5.《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纳尔逊、温特著,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