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
|||||
论剥削的有理性和无理性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4:31 点击数:[] ![]() |
|||||
受三重剥削。在这个方面,农民从来就是第一批牺牲者。如1993年前后通货膨胀,理论界大势鼓吹过高的粮价贡献了三分二的通货膨胀,于是中央关闭了粮棉市场,抑制了粮价,直到今年才放开(现在说是补贴)。不知一些经济学家的数学成绩咋那么好,居然算出了三分之二的通胀贡献,却算不出其自己的收入通胀了!这不是经济学家不会算账,而是明着要牺牲农业。其实,在正常市场经济中,粮食由于其生产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其价格同房子、理发、书、劳动力等商品的价格一样,是不断上涨的。这是价格互动规律和价格上涨规律的必然决定④。【注④:见曹国奇“价格运动四大规律(之一)”一文,香港“现代教学研究”,2002.7。】即便粮价的这种上涨能够实现,农民仍摆不脱价格差规律的制约,粮价始终偏低。补贴农业是长期的事,而非林毅夫所说的短期行为⑤。【注⑤:见林毅夫“中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一文,《南方周末》7月17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农业的长期补贴已说明了一切。当然,我国农业生产率已具备了大幅提高的技术条件,在这些技术迅速采用的几十年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将大于工业,那时,我国的工农价格差将会反过头来,粮价偏高。再过后,我国又得像美国现在这样,不断地补贴农业。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