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一)      ★★★ 【字体: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0:12   点击数:[]    

1993),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50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农村供销社史有迟孝先著《中国供销合作社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此外还有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商业》、《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当代中国的物价》、《当代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当代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等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1997)。近年来出版了数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其中都有关于商业的考察。有关商业和市场史的专题论文更加丰富。上述著述中有一些看来属于商业工作史或教科书体裁。总体上看,专就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还显薄弱,有待更多的研究,并进一步拓展深入。

注释

[1]参考了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载光明日报1999.10.01。
[2]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l期。
[3]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
[4]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
[5]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
[6]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
[7]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
[8]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6页。
[9]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9-41页。 
[10] 载《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
[11]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
[12]樊弘:《关于社会主义下商品生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8—419页。
[13] 如1964—1978年,卓炯被当作“广东孙冶方”而遭批判(见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6页)。顾准于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5年再次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1964年下半年开始,孙冶方与顾准、张闻天一起在经济研究所的四清运动中被批判,文化大革命中接着被批斗(见邢小群:《我与顾准的交往――吴敬琏访谈录》,载《百年潮》1997年第4期;罗银胜编:《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第64-65页。我们应该感激顾准等一批经济学家和陈云等领导人,他们凭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良心和信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羁绊。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
[14]李震中:《也谈计划和市场问题》,1981年12月26日 《光明日报》。
[15]姚耐:《也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1982年7月18日《光明日报》。
[16]张理智:《“商品”和“商品学”质疑》,《天府新论》1988年第8期。
[17]张仁德:《现代理论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方法沦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8]袁恩桢:《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19]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载1999年10月01日光明日报。
[20] 杨承训、余大章:《新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22] 夏春玉:《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23] 《财贸经济》编辑部编:《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前述《社会主义流通理论问题》。
[24]高涤陈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5] 《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
[26] 《人民日报》1992年4月13日。
[27] 刘国光:《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29]见会议综述,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0]见会议综述,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1] 冒天启:《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
[32] 载《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第1期。
[33]吴承明:《试论交换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34] 《经济日报》1992年5月26日。
[35] 贾履让等:《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6]刘国光:《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有关讨论还可参见:杨昌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流通》(《商业经济文荟》1987年第3期);肖灼基:《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商业经济研究资料》,1988年第15期);梁世锡:《应明确提出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观点》(《广西商业经济》1997年第1期);丁俊发:《商品流通热点探索》(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郭冬乐等:《中国商业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张光忠:《21世纪――复合商业时代》(《商业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郭冬乐等:《中国商业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7] 有关研究如:王之泰:《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6日。
[38] 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9]以下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二)

  • 下一篇文章: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教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教学教...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高中一...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初中政...
  •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不宜片面强调...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