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 【字体: 】  
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9:38   点击数:[]    

活和本行业务。封建社会的商品货币交换关系,乃是封建经济运行所不可缺少的。

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市场。生产者与生产者交易,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易,供给与需求是双方直接见面;商人介入之后,生产者出卖给商人,商人出卖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仍不失为直接的供需交易;如此而形成的市场具有基层市场或终端市场的性质,是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但同时发生了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易,特别是在此地收购货物,汇成大宗,运往外地,或者从外地运来大宗货物,在此地分散销售,从事商品集中和分散的交易,这种交易与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不发生直接关系,如此而形成的市场是较基层市场高一个层次的集散市场。在集散市场之间,将货物由此地运往彼地,或者由彼地运来此地,并不参予商品的收购和分销,只是转手贸易,如此而形成的市场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中转市场。直接供需贸易,集散贸易和转手贸易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不同环节,与此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基层市场、集散市场和中转市场组成了整个的市场网络。随着直接供需贸易的发展,集散贸易量和中转贸易量增加,市场网络也由稀疏变得稠密。

市镇和城市是适应商品流通、市场网络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市镇和城市的形成未必都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军事上和宗教上的原因,但只有贸易的增长能够使它们具有经济的职能。市镇和城市的作用视其在商品流通和市场网络中的地位而有所不同。大城市多是转手贸易和集散贸易的市场,中等城镇多是集散贸易的市场,小市镇基本是直接供需贸易的市场。大中城镇虽以中转贸易和集散贸易为主,但也兼有直接供需贸易;小市镇虽无中转贸易和集散贸易,但确是整个市场网络得以建立的基础。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小市镇的产生、地位和作用。

在封建社会里,特别在早期,商业和手工业都附属于农业:许多是农民家庭的副业,商人和手工业者就住在乡村里,经常在乡村中巡行,进行交易。承着交易的频繁,逐渐出现了一些中心地点,在一定的日期,大家集中到那里进行交易。久而久之,商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建筑房舍以存放货物,开设店铺于市场日进行买卖。有些手工业者为了购买原料和销售成品的便利,也集中到这里来。这就使这些交易中心由日中为市的地方演变成了市镇,或者使原有的城堡具有了新的经济职能。

小市镇就这样从乡村中间成长起来,它与周围乡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市镇除了居民中商人和手工业者占有较大比重而外,仍然保存着农村的风貌。市镇居民多是从附近的乡村里迁移来的。市镇里也有农田、草场和牧场。商人和手工业者附带经营一小块农田的现象十分普遍。居民中还有少数专门经营种植和园艺的农户。庞德在《中世纪欧洲经济史》中说,瑞士的伦菲尔敦镇,镇的城墙建于十三世纪,围了十公顷的土地,十四世纪时有居民220户,约近千人。镇里有十户织户。此外,还有泥瓦匠、木匠等等,约有一半或三分之二是手工业者。其余从事农业。大多数手工业者也都兼营农业,种葡萄,养牲畜,耕种农田。希尔顿在《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农民》中提到一个典型的英国乡村小市镇,这是瓦尔德河上的斯陶镇。它建立于十一、二世纪之交,1380年时有有纳税居民166人,估计全镇居民当在250-300人之间。镇上有28户独立的手工业和商业,还有4户耕种土地,这当然不是说其他户就没有土地、完全脱离了农业。

小市镇上的本地商品主要是:粮食,牲畜,本地纺织的呢绒、麻布和棉布,铁制家具,皮革制品,酒类,肉类,加工的食品和蔬果等,主要是为本地区的服务的。市镇从周围的乡村购买食物,向周围乡村出售必要的手工业产品。因此,小市镇交易的覆盖面积,多以一日能够往返为度。中国古语“日中为市”,英国古代学者布拉克顿估计市镇的贸易半径为62/3英里,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市镇只同它周围的乡村发生关系,而不涉及临近的市镇和更远的经济区域。这在中世纪市镇和集市的开市日期上显示得非常清楚。市镇的集期可者半月、一周一次,或者三日、间日一次,市集的集期每年不地一、二次,但集期较长,每次从几日到几周。但是相邻的市镇和市集的开市日期总是相互错开的,以便商人和商队巡回参加。到小市镇上交易的乡村居民,在出卖了他们的粮食牲畜蔬果布匹和其他手工业制品以后,也往往购买一些外来货物,如盐铁、医药以及结婚和治丧的用品之类。

小市镇上的本地商品,是由本地的农业和手工业者生产出来的,每人所能提供的数量不多,然而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通过市场网络,在小市镇上汇集起来的商品可以形成一股庞大的商品流,跨过区间,超越国界,甚至无远弗届。所以,国际贸易,区域间贸易和地方贸易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别界限,不过是商品数量大小,旅程远近的差异罢了。远途贸易和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是植根于城乡生产之中的。

所以,作为市场网络基层的小市镇最能反映乡村商业化、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程度,是农业社会和封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同比利时学者皮朗的看法不同。他忽视大量的小市镇,强调大城市和长途贸易特别是奢侈品贸易的重要性,甚之拿来作为中世纪商业兴衰的唯一标志。他曾根据外族入侵,关闭地中海,破坏大城市和长途贸易的历史,断言一时间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表明还有构成一种名副其实的交换经济的要素。晚近的研究证明,当时西班牙、法兰西和莱茵地区的城市的确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在那里教会的保护下,仍在城市残存,虽受干扰,但仍是贸易和手工制造的中心。地方小市场仍大量存在。别的地方未受影响。皮朗是过于夸张一部分史料而相对忽视另一部分史料了。我们不应该强调奢侈品的长途贸易和大城市的发展而忽视车装船载的大路货和小市镇的发展。历史学家们说不出奢侈品贸易与一般大路货贸易的具体数字,但肯定奢侈品贸易是次要的。土地所有者的奢侈品消费在封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不比直接生产者的日常消费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封建经济有生产也有流通。过去是太过于强调自然经济的特点而忽视流通的存在和作用了。封建社会里大大小小的城镇市场,就是适应封建经济的流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低估或冲淡这一点,传统的观点强调从政治法律的角度看问题,认为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和乡村不同:乡村的居民束缚于土地,负有劳役义务,要完成一定日工和临时的帮忙,还要交纳死亡税、结婚税、继承税等等,而城市的居民是自由的,至少是比较自由的,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迁移居处,改变职业,他们无须乎取得领主的同意,就可以送儿子去受教育,或者在教堂里谋求一个神职。市镇的居民不仅能聚居一处保卫自己,并且享有自治的权力。有西方学者据此认为城市是封建海洋里的非封建岛屿。我国学者也有根据政治上的差异来强调中西封建城市之不同,提出是城市的性质决定城市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不论中国或西欧,不论领主制或地主制,封建社会的城市并不曾脱离封建经济,不是封建经济中的外来事物,而的的确确是封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地位是由封建经济决定的。所以,城市和市镇的增长和衰减,反映着封建经济的兴旺发达和衰败萎缩。不过,计量封建社会的市镇和城市的数量和大小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作一个声明:上面不曾讨论自耕农和手工业者,这并非是把他们排斥在封建经济以外;也不曾涉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这并非是不重视这一问题,只主要围绕着封建的劳动者同土地的结合方式和封建经济的运行进行分析;这都为的使讨论的问题突出和单纯化。

我想说的只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历史悠久,又比封建经济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所有类型、所有层次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下一篇文章: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