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等。采用微电子技术使该厂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产品成本下降了12%,库存降低了35%,交货施或减少了80%,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传统企业采用设备(工艺)融合型,总是首先采用一部分高技术设备,淘汰一部分落后设备,经过一段时间,原有落后的设备全部更新后,企业也就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高技术的过渡。采用这种融合方式的关键是,传统企业的老设备与引进的技术设备要有内在联系,使它们能够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传统企业设备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将有利于传统企业采用该种融合方式向高技术过渡。 (2)产品改造型 即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品,使传统产品功能和质量增强,技术含量提高,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逐步使传统产品变成高技术集约的新型产品。如沈阳第三机床厂引进了英国、美国的数控车床生产技术,经过技术改造,使该厂传统的车床产品数控化率达60%。该厂生产的数控车床占全国数控车床市场总销售量的近三百。采用这种融合方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产品在新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引入高技术,使传统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这种融合方式不是简单地淘汰原有传统产品的功能,而是把高技术与传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进传统产品的功能。 (3)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融合型 指将引进的高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智力密集优势,把引进的高技术(主要是硬件技术)同企业自身的优势(主要是软件技术)相融合,从传统企业向高技术企业过渡。 (4)混合型 即上述三种融合形式的组合,在传统企业应用高技术中,企业既可以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又可以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在技术改造的全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的融合。采用这种融合方式的关键是将采用的高技术同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最佳配置,以实现企业向高技术的过渡。 2.转移到模式 所谓转移型,指传统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采用传统技术生产传统产品,同时又投入人力、资金、高技术项目等生产要素生产高技术产品,从而提高高技术在企业技术结构中的比重,加速企业从传统技术向高技术的过渡。根据传统企业中高技术和传统技术在技术结构中的比重,转移到可分为两种形式: (1)部分转移型 即传统企业中某一组成部分(如某一车间、某一分厂等)按高技术复合体的资源配置,生产高技术产品,逐渐使该部分过渡为高技术企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例如长春市汽车传动轴厂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配套厂,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厂在继续生产汽车传统轴产品的同时,将其中一个车间进行改造,生产超硬材料立方氯化棚,以满足市场对这种新材料的需求,实现企业向高技术转移。采用部分转移形式,一是由于老产品还没有进入衰退期,二是由于企业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部转产生产高技术产品。 (2)全部转移型 即传统企业全部转产生产高技术产品。随着高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产品必然被高技术产业所取代,如伴随新材料的发展,传统的材料制造业就会相对萎缩。而高技术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特性,可以使生产要素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全部转轨生产高技术产品,成为高技术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