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om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本项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当代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予的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作者所持立场、观点与方法,具有新意。迄今,尚未见有类似成果发表。第二,文中提出的下列观点应具有新颖性、原创性:“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为第三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九大显著特征与网络经济本质特征表现的七个方面;轻视、忽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理论,可能是导致全世界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损失千万亿计资本的理论原因;等等。第三,在对网络经济的系统分析中,作者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中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对自主劳动的历史命运的分析,并且得出网络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劳动具有自主性与雇佣性二重特征的结论。
本项研究成果,同样给出了若干具有应用价值的政策建议。其中需要强调的有:第一,在宏观政策上,政府应该区分网络经济中不同产业分区实际谋利份额,而政策调节使网络经济产业的结构平衡发展。第二,依据最新调查显示的数据表明,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之落后地区直接加入到网络经济中提升产业。第三,政府的政策,还应当将鼓励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对接这一要害作为一个重点,大力扶持,没有这一对接,网络经济将成无源之水。第四,社会必须关注劳动者在网络经济中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者生存状况的关切,弘扬自主性,遏制雇佣性。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