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希望和动机是不能用与该时代不相属的经济概念来解释的”。[8]可知西人早就在“试图用经济学去剖析历史”了。汤普森是史学家,所以他未敢上升到从根本去怀疑经济学的是否“错”,但他知道最好改用对历史更有诠释力的范畴。合汤普森与盛洪先生之所见,经济学诠释力最强的方面,恐怕还是在经济范围之内。但经济学家盛洪先生的挑战,无疑会促使历史学界多层面的反思。作为史学学人,我衷心感谢盛先生。
注释:
[1] 引自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页。 [2]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90年版,1926年10月8日(原无页)。 [3] 新文化人周作人早就说过:“虽然文化侵略未必尽真,总之此种文化带有国族的影子,乃是事实。”周作人:《苦口甘口》,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版,第15页。 [4] A.E.campbell,"The Paradox of Imperialism: The American Case,"in Wolfgang J.Mommsen and Jurgen Osterhammel,eds.,Imperialism and After: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London,1986),pp.33-40,特别见pp.35-6. [5] 章太炎,《五无论》,《民报》,16号,第7页。 [6] 关于19世纪及20世纪初西方尚武心态是在中世纪价值观念影响之下,参见J.A. Schumpeter,Imperialism(Oxford,1919); Arno Mayer,The Persistence of the Old Regime(New York,1981). [7] 余英时:《钱 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12页。 [8] 转引自沈汉:《爱德华·汤普逊的史学思想》,《历史研究》,1987年6期,第25页。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