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对内地和世界都比较开放,像北京很多软件是依靠外国研发中心和外资企业出口,而深圳本地化建设搞得比较好,其中中兴、华为的软件占了软件产值的很大一部分,现在金碟、科陆电子等软件企业也在不断壮大中。
第三,深圳软件企业的生命力较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深圳软件企业的生命力比较强,很多软件企业是民营化经营的,或者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这些企业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深圳企业的危机意识很强,企业就会认真去经营,生命力就会强。
深圳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的18号《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精神,出台了一些软件扶持政策,比如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深圳每年投入软件2亿专项资金,对一些重点软件企业和项目进行扶持建设,这都加快着软件企业向大而强方向发展。今年,深圳市政府提出,要建立全市概念的软件园,大概念的软件产业基地。市区两级政府对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的建设都给予很高的重视,在税收、房租等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还对归国留学人员也比较优惠,鼓励他们回来创业。这将进一步优化深圳的软硬件建设,使得这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亚太信息化论坛吴邦国要求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
近日在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中国副总理吴邦国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加快转变
职能,通过政务信息化使政府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
化,并将信息化发展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予以推动。当前,为进一步完善市场
经济体制,履行世贸组织成员义务,中国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通过政务信息化使政府更好
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他表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需要在国际
范围内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时,需
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通过电子政务建设,继续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
展。
信息化:覆盖全局的战略举措
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而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时代赋予我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推进信息化的重点和途径
我们应立足实际,着眼于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重点推进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企业这个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升级和各项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转换经营机制、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对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改进
政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府部门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和最大使用者,但政府部门掌握的可公开的信息中,绝大部分尚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出政府信息窗口的基础作用。因此,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设覆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使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发布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同时,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改革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办事方式,以适应推进电子政务的需要。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柱产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对加快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正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偏重硬件建设而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滞后,核心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信息资源开发不足,自成体系、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主导,应用为先,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信息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具备条件的企业提供平等机会,吸纳社会各方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倡联合协作、共同发展,提倡公平、有序的竞争。
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政府要制定规划、积极引导、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为信息化创造
良好的环境。要增加投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尽快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强信息资源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利用;制定有利于推进信息化的政策法规,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有效防范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的法律和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创新精神推进信息化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法规到位,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
在解放思想上有突破。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单是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而且是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民族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因循守旧必然会错失良机。各级干部一定要有发展眼光和全局视野,一定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充分认识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认识信息化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努力探索和研究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领导,协调统一,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在制度创新上有突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逐步完善之中,推进信息化还面临
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必须按照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本着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应用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建立研究与开发、制造与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化发展新机制。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公开、有序、鼓励竞争的市场规则,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协调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科研与生产之间、应用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有突破。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必须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广泛开展
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造就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要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管理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应用能力;采取多种措施稳定专业技术队伍,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