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
|||||
再论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22 21:33:20 点击数:[] ![]() |
|||||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工艺技术水平、平均技术装备水平、钢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专业化、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指标和钢铁企业集中度等方面都比较低下或滞后,再加上“入世” 后对我国钢铁企业带来的诸如对钢铁贸易、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特钢企业和短缺品种的不利影响。在我国钢铁企业所处的现状和加入WTO后对我国钢铁企业带来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与世界钢铁企业强国进行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钢铁强国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加快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结构。面临我国钢铁企业的困境和“入世”后对钢铁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国有资产战略重组,组建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企业在联合、兼并的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分工;搞好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搞好关系到全行业发展的技改项目,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努力增加国际市场需要的或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走品种、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主要包括品种、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的竞争。而目前这些方面的竞争对我国钢铁企业而言都是弱项,特别是品种质量和数量的竞争,与西方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企业在品种方面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冷轧薄板、镀锌板和涂镀层板、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等目前进口数量较大的关键钢材品种,严格控制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品种。 3.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我国钢铁工业在工艺上有了进步,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相比较,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还很落后,我国还没有几条真正现代化的、工艺上有竞争力的生产线。由于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从而造成能源和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效益差。面对“入世”后的挑战,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建立促进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得企业新增效益中科技进步的因素逐步扩大;其次推广先进成熟技术,优化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工艺技术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再次要推行“清洁生产”,投资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倾斜。 4.钢铁企业要向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方向发展。由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存在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过小、投资分散的特点,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入世”以后,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我国钢铁企业的弱点更加突出。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企业要加快组建企业集团,走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发展的道路,组成中国钢铁行业“联合舰队”或“航空母舰”,以实现短期内迅速扩大生产的能力,达到合理经济规模,拥有拳头产品和先进工艺技术。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那些占全国钢铁工业总数99%的地方中小企业,只有走联合经营之路,才能形成较大经济规模和有较强竞争实力。具体措施是:优化区域结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优化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在联合、兼并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分工;优化工艺结构,抓好关系钢铁全行业的技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转换与结构升级,解决市场需求量大、进口量多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国产化问题。 5.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由于我国钢铁企业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和质量落后,今后我国钢铁企业要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采用引进、消化、自制相结合的措施,大胆吸收国外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国产化率,改变我国钢铁企业高附加值产品和短缺品种钢的发展。 6.向“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仍未完全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钢铁行业对环境污染较重。“绿色制造”强调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现代制造模式,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所以,它不仅仅是清洁生产,还体现了生态工业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的思想,即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1999年12月27日,我国冶金工业局下发了《国家冶金工业局关于开展冶金行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冶发[1999]521号)文件,明确提出冶金行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目前,首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已向“清洁生产”的方向发展。如武钢近几年提出了“品种、质量、环境、效益”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先后投入14.2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粉尘治理和噪音控制设施,使武钢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新规则,我国钢铁企业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强调科学的发展观。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优化。 结 束 语 我国已加入WTO,世贸大门已经打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些变化对我国钢铁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降低成本、转变经营模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以及建立钢材市场秩序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我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国际市场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对我国钢铁企业贸易政策、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以及短缺品种钢等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我国钢铁企业由于目前落后的发展现状,致使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钢铁企业必须从所处的背景出发,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走品种和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以及向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方向发展的战略以及“绿色制造”的道路,真正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2] 付伟国,《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钢铁》,2003年04期。 [3] 王秀娥,《浅析如何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有色矿冶》,2003年02期。 [4] 张少军,《对中国钢铁企业在入世后面临的现状和发展取向的思考》,《河北冶金》,2003年02期。 [5] 刘本仁,《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迎接挑战的根本对策》,来源:http://www.chinatelecom.com.cn/sxgz。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