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美,欧洲,东亚,南亚,穆斯林,欧亚“族群冲突”,美国应建立“跨欧亚安全体系”,以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为核心,其基本思路,是在更大范围内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乔良,王湘穗的《超限战》之所以震动一时,是因为他们把美国人的概念,运用于对付美国。既然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已打破战场和非战场,军人和非军人,武器和非武器,国家和非国家的界限,打破技术,科学,理论,心理,伦理,传统,习惯的界限,中国人就没有必要再去遵循战争规则,而应把利于战争的因素,进行超地域,超手段,超台阶的组合。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现代概念,如全向度,共时性,有限目标,无限手段,非均衡,最小耗费,多维协调,全程调控等,基本思想却是孙子和毛泽东.这种思想“不守规矩”的思想对弱者尤其重要。弱者要想战胜强者,就不能遵循强者的规矩。被美国拖入高科技军备竞赛,苏联尚且不行,何况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非常贫乏的中国?但中国绝对不可能做美国的附庸国。抛弃僵化思维,采取毛泽东式“人民战争”的做法,将是根本出路。人民战争,没有规则没有范围不择手段的战争,原来是有新经济和全球化的依据的!而且是美国人首先研究出来的。既然美国善于把超国家组合作为武器加以运用,中国为什么不行? 在中国片面鼓吹加入WTO,按照国际惯例改造中国,是市场教条主义的表现,这些人是王明,不象毛泽东。让他们主导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免不了要再上井冈山。
三、从国家角度看生产国际化
只有大国才有条件发展超级产业。 第一,民族国家的幅员和人口,决定超级产业能否存在。核武器发射场和航空航天基地要占据巨大空间。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长56公里,宽20公里。众多人口有利于超级产业商业化。 第二,产品功能区域化全球化,作用范围大大超出中小国家的版图。如干线飞机和研究月球,只有大国能干。1972---1989年美国发射5颗陆地卫星,3颗装有多光谱扫描仪和数据收集系统,18天覆盖全球一次,15年拍摄200万张照片,卖给110个国家。 第三,资源是超级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海洋运输业依靠不冻港,重工业依靠能源,原材料,信息产业依靠传统工业资源的运转。美国是在全球范围组织资源的,资源依赖度是(%):锰100,钴98,钛97,络91,铝88,白金86,锡86,氟86,镍80,钨74,锗74,铍50,锆50,重晶石42,铁33,锌20,铜18。1978年美国全部天然橡胶和金刚石,99%铁矾土,58%的水银,52%的锑和镉,42%的石油是进口的,需要军事力量和安全成本。日本进口浓缩铀,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和核燃料再循环技术,时机成熟半年可有核实战能力,并有足够的储备形成全球性核力量。 第四,公共产品的规模效益,大国具有优势。规模经济指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公共产品可产生综合的国家利益。超级产业处于产业最高层次,集中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工艺装备和新材料。如核工业可以带动计算机,高真空,深冷,传感,微电子,遥控,遥测,离子交换,萃取,粉末冶金,自动化和机器人,特种加工技术,产品是核能,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技术,核军工产品,可以推动能源,医学,农业的革命,小国没有条件发展。 第五,超级产业建立在科学技术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研究费用极高,风险和收益都高。发展超级产业可以推动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国家的核心利益。需要巨额的社会先行资本。 1998年美国政府科研开发经费1200亿美圆。爱国者导弹每枚110万美圆,战斧巡航导弹135万美圆,F117A隐形战斗机1亿美圆。1981年,美国空军预计投入220亿美圆可生产132架B-2,但8年后这笔钱只造出一架,以单位重量价值计算,一架B---2是同等重量黄金的3倍。 第六,超级产业主要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政府是主要买主;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已经达到三分之一。超级产业的进入门栏极高,能否发展取决于大国规模和其政府的能力;成长初期需要政府保护。 第七,建立超级产业,需要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决策,而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政治性极强,这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进入超级产业有较高的政治门栏,中小国家领导人会面临民生压力。大国也会阻挠其他国家发展超级产业。 第八,超级产业的国内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或者竞争垄断。产业组织结构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