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足以值得我们用以好好的研究。
本文将在乐凯胶卷的竞争对手部分对此二公司进行详细介绍。
2、中国胶卷市场的概况 世界的二大胶卷大亨在中国市场上的角逐十足的体现了当今胶卷市场的竞争的激烈。柯达从总体上相对富士有着许多方面的优势。对于中国人对任何事情处理的谨慎程度来讲,办事的成功的重要性也无疑体现在了胶卷上。如果重要的会议会让所有的负责人都认为,无论从包装上或是相对贵的价格上都会使人们选择柯达。柯达这两年屡遭重创,先是美国市场的份额被富士啃了一块,日前又在世贸组织的裁决中败诉,唯有在中国市场呈现一派亮色。富士曾因先行一步而占据了中国感光材料48%的市场份额,而柯达在中国市场上所做的工作也是富士远远不及的,而柯达公司则可以算是后来者居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一年一度的“全国市场品牌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柯达多年来第一次超过富士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与其它市场略显不同的是在中国的胶卷市场了还有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那就是另乐凯胶卷。乐凯将自己定位于中国广大的低收入阶层和不发达地区,使其在这些地区有着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消费支持度。面对中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乐凯何去何从必将对中国胶卷市场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部分、乐凯胶卷的市场环境分析
一、胶卷市场分析 1、胶卷的需求 民用感光材料的需求,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胶卷使用量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均胶卷年消费量达到3.7个,日本为3.1个,而中国每8人一年才消费一个胶卷。
而对于胶卷消费者来说,其选择所使用的产品有其特殊的标准。根据市场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大城市所做的问卷结果发现,上述城市居民在选择胶卷时关注的主要因素有:质量可靠(86%)、知名品牌(38%)、经验感觉(23%)、进口产品(23%)。
2、目前胶卷市场发展状况 (1)世界市场
目前,在发达国家,胶卷的消费市场已趋饱合,每年仅以2-4%的速度发展。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感光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2)国内市场
1997年全国胶卷的消费量为1.2亿个,彩色相纸的消费量为6000万平方米。其中国产彩色胶卷3000万个,国产彩色相纸约1200万平方米。据测算,到2000年全国胶卷的消费量为1.5亿个,彩色相纸的消费量为1亿平方米。中国感光材料的消费需求将以每年增长10-15%的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世界感光材料的三大市场之一。
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国内外市场对胶卷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出看好的趋势,所以为乐凯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机遇,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胶卷市场的竞争也将由此而变得残酷、激烈。
3、国内胶卷市场占有率情况 目前国内胶卷市场基本形成了黄、绿、红三足鼎立的局面,即黄色的柯达、绿色的富士和红色的乐凯。至于蓝色的柯尼卡和橙色的爱克发虽然在部分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全国市场上与上述三家相比占据的地位微不足道。
三种胶卷“品牌市场占有率”比较
产品名称 市场占有率(%) 实际购买品牌(%)
富士 47.39 38.93
柯达 11.93 29.67
乐凯 7.74 26.97
来源:《中国经营报》1998年4月14日
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 柯达公司 柯达公司1979年就开始涉足中国市场,最初采取以产品销售、合资办厂为主的经营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柯达公司认为,10年之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胶卷市场,因此将中国市场的开发置于战略地位,至今在中国已累计投资15亿美元。
目前以柯达为代表的跨国公司都将中国作为其全球经营战略的一个重点。不仅如此,各大公司还将在中国的经营重点从贸易和技术转让变为建立生产地,其意图显而易见,志在抢先挤占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中的份额。柯达此次还将重新设计广告推广计划,针对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制订自己的营销策略。
经过四年的谈判,1998年,柯达公司与我国除乐凯之外的6家感光材料企业的合面合作,其中包括厦门、汕头、无锡3家感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柯达越过关税壁垒,实现了本土化的生产和销售,与国内的生产厂家展开面对面的竞争。预计上述计划如期实现后,柯达胶卷在国内将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就目前来看,1998年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一年一度的“全国市场品牌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柯达在本年第一次超过富士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日前在北京向专业摄影人员展示了一系列最新影像产品,它们包括柯达数码相机、热升华打印机、LED数码印相机及柯达专业胶卷等。其中DCS520数码相机内含三十多种专利和特点,其高品质图像200-1600感光度、LCD显示屏,加上佳能顶级单反相机的结合,使摄影师能迅速捕捉到所需的画面,而用户又无须学习新的技术。这些举措无疑对柯达的形象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LED数码印相机同时也具有出色的影像解析度,文字对比度清晰,提供多种输出尺寸选择,适用于人像、婚纱市场,能合成无数种视觉效果,画面层次变化丰富。E200反转片是专门为人像摄影师设计的高质量透明片,作为柯达专业E系列反转片中的最新产品,它是第一种具有低速、低反差胶卷那样丰富色彩表现和良好的影像层次的高速彩色反转片,迫冲至EI1000仍有较好的表现。适用于表现运动和野外拍摄,或是在摄影师和摄影记者无法确定光线条件时使用。 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对本已激烈的中国胶卷市场又加了一剂强行针,而且这种技术的领先和优势对其竞争对手来说都有着致命的打击。
2、富士公司 同老牌胶卷制造商柯达公司相比,富士公司在制造技术和品牌形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富士公司一直不断改变质量,时至今日两种胶卷的品质已几乎难分伯仲。但在价格上,富士胶卷保持着相对优势。再加上富士公司采取的以赞助体育活动为主的促销活动,使得富士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富士公司从1994年起建立了第一家富士彩扩店至今已有2200多家,仅北京一地就有2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彩扩网络。可以说,开彩扩专营店是富士公司赢得市场销量第一的重要原因。虽然支持一家专营店富士公司要投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获得的却是中国内地胶卷市场的半壁山河,这正像本世纪初美国人为销售煤油,先将煤油灯送给中国老百姓一样,都是采取的“欲取之,先予之”的销售策略。
与其他国外公司把中国当作其换代产品销售地的二级甚至三级市场不同,富士公司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采取的是一种以品质为本的营销策略。到目前为止富士胶卷在全世界只有荷兰(主供欧洲市场),美国(主供美洲市场),日本(主供亚洲市场)三个生产基地,因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富士彩卷主要是在日本本土生产的。
作为富士公司,其也真切的感受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其依靠在本国市场上的丰厚利润,大胆的采用低价及大规模的宣传促销,如今年富士公司花费巨资赞助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使得富士出够了风头。在中国的市场上,富士也不惜重金,成为中国甲A足球联赛及足协杯的赞助商。作为中国市场的商家必争之地-北京,人们也可以看到印有“富士彩卷---′98世界杯指定胶卷”的双层公共汽车在城市里往来穿梭。可见,富士对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也十足的用了些功夫。不过从表象上看,富士所作的努力与柯达相比,好似是略逊一筹。
三、中国胶卷市场的政策环境 1、国家的产业政策 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旅途可以讲是步履蹒跚的。经过30年的发展建立起来的8家主要感光材料企业,在刚刚具备了生产黑白胶片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