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许多拓荒者宁愿耕种租来的肥沃土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小农场主资本短缺导致的对资本的依附,使得不在地主使用权与租佃农场主的经营权相分离的租佃农场现象成为"美国式"道路的关键,这在后面的论述中还会详细展开。
由上所述,秦晖先生以为列宁主张俄国应该走“美国式道路”。
4吕新雨先生的创见与不足
首先一点,革命导师列宁所见的美国不是当代美国,这不证自明。所以“吕文”所有的发挥到底是针对列宁还是秦晖?
第二,这些发挥毫无疑问是吕新雨先生的创见,以下列出小标题以纪念之:1、美国的"美国式道路"及其农业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 ,2、美国农业与世界战争 ,3、"美国式道路"与自由主义市场理论的困境 ,4、美国农业是否让世界成为"泰坦"号巨轮?5、"普鲁士道路"、军国主义与后发资本主义农业。
第三,很显然,吕新雨先生将“美国式道路”=土地国有化
总而言之,“美国式道路”、"普鲁士道路"、土地国有化是三个概念,这是革命导师列宁的主张,不知秦吕二先生,按照笔者的理解再次阅读原文有何感想?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3卷,1988年版
2《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曹天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注释】-
1 《列宁全集》第13卷,1988年版
2《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曹天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P100秦晖《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公正与民主化问题》
3 世纪中国网:《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一)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