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世界有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近期公布了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从IMD选定的59个国家和地区来看,只有四个国家2002年的GDP总量是下降的,其他5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是增长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中国和中国浙江省以惊人的高速度领先世界经济增长,2002年其经济分别增长8%和12.3%。 今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共对5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了排行。除了对59个经济体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排行外,还从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考察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2003年的排行与2002年相比,一个特点是改变了过去只有国家才能参加排行的情况,增加了8个地区参加排行,如我国的浙江省,就单独作为一个主体参加排行。另一个特点是将这59个国家和地区按人口进行了划分,人口超过2000万的为一组,不足2000万的为一组。 如何评价2003年的世界经济,目前来说是众说纷纭。从好的一面来说,世界经济没有继续衰退,有缓慢复苏的迹象。但从坏的一面来说,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这一观点还没有多少人完全相信。从我们选定的59个国家和地区来看,只有四个国家2002年的GDP总量是下降的,阿根廷2002年GDP比上年下降11.2%,冰岛下降0.5%,以色列下降1.1%,委内瑞拉下降9.6%。其他5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是增长的。展望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总起来说信心还不是十分坚定,基本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 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2.2% 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美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2001年美国经济仅增长0.3%,在衰退的边缘徘徊。2002年取得2.3%的增长速度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回顾1998-2001年这段时期的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也许硬着陆比现在的软着陆来得更好一些。但是,这次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经济正经历着长时间的、痛苦的经济下降。美国经济没有硬着陆的原因: 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多次降息,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近几年,美国的经济还得益于其住房建设的繁荣,由于其较低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使很多消费者纷纷购买自己的住房。据统计,2002年,美国消费者共从银行贷款1300亿美元用于购买住房。这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是远远做不到的。 2、尽管有很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存在,如公司财务丑闻、持续下降的股票市场等。但消费者支出依然缓慢增长,成为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企业的快速反应发挥作用。2001年当经济刚刚出现下滑苗头的时候,企业的成本降低计划就得到了快速的实施。特别是在"9.11"事件后,新的管理措施,如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非常快的做出了反应,效率比原来要高的多。 总之,尽管目前仍有恐怖主义的威胁,国际石油价格也不稳定,股票市场大幅下滑。但美国经济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进入衰退。尤其是经历了近几年的困难和低迷,现在已显示出了复苏的迹象。据IMF预计,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2.2%。 2003年欧盟15国经济增长预计只有1% 纵观欧洲国家,其竞争力的分化是很大的。欧盟15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很不一致,加之2004年又将有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必将加剧欧洲国家竞争力的不平衡性。因为很多新加入的成员国,在成本结构及工资水平上比欧洲的平均水平要低得多。到那时,很多经济活动的转移,特别是在组装和加工工业方面,基本上都会在欧盟国家中进行。从经济运行及竞争力情况看,2003年欧洲国家基本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经济大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他们在政府效能方面的竞争力不是很强,在这方面也正经历着艰难的改革。2002年这三国的经济增长率都比较低,徘徊在衰退的边缘。其中,他们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欧洲稳定公约》中规定的3%的上限。而英国是一个例外。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2002年增长1.6%。但是,2002年英国也存在着较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从分值排名来看,西班牙与英国分列第7和第8。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位居第12、14和23。 二是人口在2000万以下的小的经济体,受国际经济的冲击要比大国大的多。如爱尔兰,2001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5.1%,比2000年的11.5%回落了一半。荷兰、瑞士、卢森堡等国家经济基本上在一个低水平上运行。 三是将要加入欧盟的国家。如斯洛文尼亚、捷克、匈亚利、斯洛伐克及爱沙尼亚,经济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2年GDP增长都在3.2%-5.8%之间。但是他们也面临着风险,如当地的工业部门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极有可能被外资吞噬。2002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为4.1%,与2001年的5%的增长相比是一个不错的表现,但是要使俄罗斯的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相当大的一部分投资。而且将直接选择一些工业和地区进行重点投资。 欧洲的竞争力因为过多的管制和过于复杂而大大降低。最近,一份来自IMF的研究报告测算,如果放松管制的话,在中长期内欧洲的GDP将增加10%。成本的确是欧洲竞争力的一个问题。但是,结构简化的能力和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同样是一个大的挑战,需要处理和解决。2003年欧盟15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预计只有1%。 拉丁美洲竞争力处于不利局面 2002阿根廷的GDP下滑了11.2%,委内瑞拉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和频繁的罢工行为,2002年GDP下降了9.6%。这两个国家在理论上说应该是这片大陆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由于内部动荡,吸引外资的能力大幅下降。 巴西由于选出了新总统正经历着一个转变时期。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5%,实际经济增长明显低于其潜在增长。哥伦比亚已经度过了艰难的时期,200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2.5%,而这主要是得到了IMF的帮助。实际上,IMF的政策也在巴西和阿根廷贯彻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拉丁美洲未来的竞争力。去年巴西得到了IMF300亿美元的贷款,而且未来还将得到更多。然而,2002年11月阿根廷拖欠了世界银行8.05亿美元的贷款。仅阿根廷一个国家就占了IMF贷款总额的15%和世界银行贷款总额的8%。 目前拉丁美洲特别需要稳定和可预见的希望。基础设施投资和资本投资总起来说都减缓了。除了智利以外,只有很少的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得到发展。 中国以高速度领先世界经济增长 亚洲的竞争力一般认为是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过多的依赖于IT技术和美国市场,2002年也不例外。亚洲的经济增长率高于世界的其他地区,韩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3%、5.2%、5.2%、4.2%和3.7%。但是,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5%和2.3%。新加坡,作为该地区很长一段时间的领军者,2002年的增长率只有2.2%。2002年IT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景气和美国经济的减缓,使该地区的所有国家的经济都遭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 中国及其浙江省的增长率都非常高,分别是8%和12.3%(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9%)。尽管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下降,中国却在变成世界制造工厂的道路上顺利发展。2001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为440亿美元,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从一段较短时间的积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第四大国,总额为3950亿美元。同时,中国消费了世界上1/4的钢材。中国不仅有着良好的发展政策,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巨大的劳动力市场(7.37亿劳动力),中国正成为国际舞台上较强的竞争对手。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20年时使GDP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两番,总量达到4万亿美元。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