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国际经济
   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      ★★★ 【字体: 】  
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13 21:56:34   点击数:[]    

生产的耕地,化肥以及其他投入可以产生这类外延性增长效果。二是在耕地及其它常规投入不变条件下,农业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上升,由此带来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增长,同样可能使供给线向右移动。这是逻辑分析结论。从实际情况来看,全世界过去30多年用于棉花生产的耕地面积没有显著增加,但单产增长了一半以上[5](图6);这显然是由于在单位面积耕地上更为密集地投入生产要素的结果。适当增加象肥料,农药,电力,劳动等常规要素投入都可能提高棉花单产;然而,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增加可变投入的效果受到经济学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虽然会使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上升,通常又会使单位实物产量(即每公斤或每吨产量)分摊成本上升,因而在长期会拉动棉花市场价格上升。这与我们观察到的产量上升与价格下降现象不符合。只有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才可能出现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上升而生产成本和价格下降的特殊组合[6]。因而,有理由相信,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是棉花供给线较快右移的主要原因,也是棉花真实价格趋势长期下降的主要原因[7]。
  

  四、国际棉价变化的周期性分析
  
  研究农产品价格周期性问题,首先要说明两点概念性问题。第一,区分波动与周期性变化。周期性意味着经济变量的变化过程受到某种机制作用支配,并相应体现为某种有规则的形态或模式(REGULARITY)。波动则可能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如气候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引起,不具有规则性形态或模式。简言之,周期变化是一种特殊波动,但波动未必具有周期性。第二,对经济周期性判断不宜绝对化;经济变量变化可能受到周期规律支配,但不会有纯粹的周期变化现象。经济过程不同于自然过程,它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即便是具有周期性的现象,每个周期也会在总体规则性形态背景下具有某些次生性特征。每个经济周期各不相同。

  国际市场棉价波动是否具有周期性?对此可能有不同意见。笔者对这一问题持肯定回答。观察图1显示的名义棉价变化,60年代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小,周期不大明显。进入70年代以后,价格波动明显表现出某种周期性。表1提供了对70年代以来棉价变化周期的一种划分,其中把1972年9月以后的价格变化分为7个周期,平均周期长度约为4年多,最小为21年,最长为目前的周期68年。波峰到波谷的震幅最小为31美分/磅,最大为66美分/磅,平均为42美分/磅。应当说明,上述7个较小周期划分并非是唯一可能的划分,例如也可能把70年代以来的棉价分为三个较大周期: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作为第一个周期,此后以1992年为界划分另外两个周期。

  依据7个周期划分,有两点观察值得提出。第一,70年代的波动基本位于整个时期趋势值的上方,这显然是因为70年代西方世界高通货膨胀水平对国际棉价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棉价在整体趋势水平以上周期波动。第二,80年代以来的三次周期特别是最近的两次周期变化比较典型,每次周期价格变化都会通过整个时期棉价线性趋势线。

  真实价格的周期与名义价格周期大体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表2把1966年以来的真实棉价分为6个周期,平均周期长度6年多,最小为5年,最长为目前的周期8年。波峰到波谷的震幅最小为17美分/磅,最大为70美分/磅,平均约为47美分/磅。这样6个周期划分也不是唯一可能的划分,同样可能像上面讨论名义价格那样,把70年代以来的真实棉价划分为三个较大周期。

  上面提到,对于国际棉价是否存在周期性问题可能存在争议;假定存在周期性,什么是最适当的周期划分标准?怎样具体划分时期段落?如何对价格周期波动现象从经济分析角度给以解释?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国际棉价周期性所做的初步观察和划分具有经济分析的假设性质。应当强调的是,用周期性概念刻划国际棉价变动特点有一点重要分析意义,就是它在语义或概念常识上直观地提示出,在一定时期内(依据上述划分通常在几年内)国际棉价上升和下降具有交替变动的可能和现实性,并且不同时期价格走势转变存在某种程度可以相互比照的形态。这对于判断一定时期棉价走势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认识参照系统,具有实际政策和操作含义。例如,如果我们采取棉价变化具有周期性的分析假定,便可依据棉价长期走势及其现实水平的观察,判断它目前大体处于现行周期的谷底。下面将讨论,这一认识对于中国目前制定棉花减亏政策具有的参考意义。
  
五、从国际棉坐变化规律角度讨论我国棉花亏损原因
  
  目前我国棉花相对过剩,“棉花连年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王春正,1999)。积压程度如何?据棉麻局公开发布的数据,1998年棉花年度期末(即1999年8月31日)库存为318万吨(棉麻局,1999)。据美国农业部数据,1998/99年度末库存为376万吨,是本年度产量的81%;我国棉花库存与产量比率是世界其他地区的225倍(USDA,1999a)。应当说明,上述库存数据没有包含国家棉花储备,实际上,1998年棉花年度期末包括储备的棉花广义结转库存大约在500万吨(即1亿担左右)上下[8],大约相当于1999年棉花产量的12倍。

  与过量库存相联系,国家棉花经营发生巨额亏损挂帐:截止1999年4月棉麻系统已达到222亿元[9],纺织企业赊销亏损100多亿元,过量库存按现行国际市场棉价计算的潜在亏损上又有200~300亿元[10]。棉花亏损挂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问题,企业经营不善以及亚洲经济危机影响等等。从本文研究角度看,对棉花供求和价格变化周期性规律重视不够,是发生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7显示近年国内棉花供应价与国际棉价比较情况。其中国际价是A—指数价格。供应价是收价加上20%流通费用的估算数[11],并用汇率转换为与A—指数相同单位的美元价格。应当说明,用一个不变参数来估计国内棉花供应价是粗略近似的方法,实际上不同年份供应价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在紧缺性预期支配市场的1995年前后,实际供应价可能高于估计值;而在过剩性以预期支配市场并且棉花供应价放开的1998年,实际供应价可能低于估计价。比较准确地判断这一时期国内外棉价差距数量,有待日后专题研究讨论。然而,上述估计对于在定性意义上说明过去四年国内国际棉价脱节情况可能不失为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图7一目了解地表现出,从1995年9月到1999年9月四年间国内棉花供应价远远高于国际价。由于本文开头强调指出的棉纺织品市场具有很强竞争性和外向性,国内价格过高必然诱致对国产棉花的快速替代过程。一方面,来料加工的外资或合资棉纺企业,纷纷增加使用进口棉花的比例:过去四年棉花净进口达230万吨,平均每年为57万吨,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同时纺织品进口也显著上升。另一方面,棉花对化纤的比价过高,纺织企业增加化纤使用量,形成棉花被化纤高速替代。数据表明,1994~1997年三年间纺织使用纤维总量中,棉花所占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同期化纤使用比例上升了近136个百分点;而此前五年间,纺织纤维比例虽然也经历了快速变化,棉花所占比例才下降76个百分点,化纤使用比例上升74个百分点(USDA,1999B)。可见近年棉花被化纤替代速度具有反常性。在进口棉与化纤双重替代的夹击下,国产棉市场需求萎缩,棉花生产在较低水平上发生相对过剩,作为政策执行机构的棉麻系统难以“顺价销售”,导致目前棉花严重积压和亏损挂帐问题。这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一个法则:人为给自己产品过高定价,无异于给竞争对手提供“补贴”。

  国内棉花收购价1994年提高47%,1995年又提高了29%(棉麻局,1999,24页)。1994年收购价过低,换算为美元价格不到45美分/磅,比过去十多年的国际棉花平均价位低三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信息技术的导入:欠发达国家民族发展的新挑战

  • 下一篇文章: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上]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下]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上]
  •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
  •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
  • ››市场国际化与中国市场结构战略
  • ››策略选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 ››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停滞不前?...
  • ››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