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了西方国家首脑会议,IEA(国际能源机构)成立后,又参加进来,并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参加国之一。如何与中国对话,帮助其度过转轨期的风险,不使中国产生任何不安心理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的日本经济评价与课题 站在美国的角度,冷静地将欧盟、日本、中国排列起来作为今后支撑世界经济的伙伴加以考虑时,欧盟虽然执行扩大路线,在制度上却存在着僵化问题,二十年来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因此,不能对其抱太大的期望。如果中国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就只有重新评价日本了。也就是说,对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不良债权的处理也有所进展的日本经济终于开始腾飞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劳动市场方面还是在资本市场方面,对日本能否具备适应全球性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性的疑问,仍然根深蒂固。不仅如此,日本拥有的财政赤字已高达GDP的140%,同时还有劳动力和人口总数的减少问题。然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看不出有什么动静的日本经济,由于小泉式的改革渐渐发挥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对近期日本的评价也有所改变。反过来说,本次选举的结果,小泉政权今后将走向何处将会改变美国市场对日本的评价,可以说包含着动摇实体经济循环的要素。另一方面,从全球性资金流动受世界对日本经济的认识的影响,从日本方面传播信息这一角度来看,虽然存在着首脑会议等场合,但不具备充分的交流能力,也没有进行开展交流的知识性投资。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总 结 十年前,冷战刚刚结束时,美国便开始探索新的世界秩序。其中的一个答案就是美国新保守派所推崇的“向世界推广自由与民主主义”这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是崇高的、自以为是的理念。同时,美国911事件作为一种里程碑,将与恐怖势力的斗争作为中心,经济外交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向世界推广自由与民主主义”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受到美国人的怀疑。当前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将这种理念通过一国主义型即布什方式来实施,还是约瑟夫·奈提出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软力量上。即使说是软力量,也不过是与强大的美国成为一体的软力量,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单凭软力量会有新天地的。接下来的选举即便是克里占了上风,恐怕这一点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与十年前相比,世界变化的中心已经由欧洲转移到了亚洲。在亚洲,中国虽然受到其他各国的戒备,但是由于扩大了周边国家的进口以及积极参与多国间协定,因此,在经济方面、外交方面的地位都有较大的提升。与此相反,美国虽然至今仍然占据亚洲的中心位置,然而那种赤裸裸地炫耀实力的态度也招致了亚洲国家的反感。韩国年轻一代亲中反美的倾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台湾问题使中美两国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美国和亚洲国家都期待日本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日本无论是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学术方面,都显得内向而软弱,难以回应诸国的期待,这一点使人担忧。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