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国际经济
   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      ★★★ 【字体: 】  
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13 21:55:08   点击数:[]    

定增长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增加了大量价廉物美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供给,使许多国家的人民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实惠。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扩大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能够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下面这个例子是很有说服力的。日本的出口,在2001年上半年大幅下降,如半导体及其半导体制造设备、IT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降幅均在50%以上,尤其对美国、亚洲的出口都出现了急剧的下降。但在2001年的1—6月份,日本惟独对中国的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增幅达到16%,除了IT关联产品之外,连普通机床、运输机械、建筑机构等产品也出现了20%-30%的高增长。这由此激活了许多的日本企业,给日本增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从而使日本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另外,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投资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发达国家(地区)可以通过向中国投资而获利,世界经济也可以因此而受益。中国加入了WTO,会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经济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影响。   三、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长远影响
 
  中国经济“软着陆”之后,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由于受多年结构性问题的困扰,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不断下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98年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从扩大内需入手来实现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居民消费,防止了经济增长的进一步下滑,效果十分明显。
 
  2000年中国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当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8%。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7.9%。其中,净出口的贡献率是-0.9个百分点,而国内投资和消费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这不仅说明中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是正确的,而且也表明,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经济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可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获得独立的发展
 
  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项战略性选择,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却是一个权宜之计。自1998年以来至今,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张政府投资来实现的,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这种扩张性政策不能持久,它是一项短期政策。之所以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之初,选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意义和目的在于利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最终形成内需的自主扩增,实现民间的消费、投资与经济水平的良性循环,以此来达成一种机制:主要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主要依靠内需的经济增长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内需自主扩增的潜力极大,这大大增加了实现这一机制的可能性。
 
  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正在形成。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短期需求的同时,也兼顾了结构的调整。1998年以来,累计发行了4000多亿元的长期国债,用于能源、交通、电网、水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填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改善了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和住房改革政策逐步到位,降低了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为消费的自主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加大了对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力度,这无疑有利于缩小社会分配差距和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四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如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降低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林、水利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革粮食、棉花购销体制,保护农民利益等,这些措施为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五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六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不仅可以直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且能够拓展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主要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西部大开发,并不仅仅是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实现短期的较高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府的各种扶持措施和倾斜政策来改善西部经济发展的环境,推进西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据测算,2000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2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40%;西部人口为2.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8%,而社会商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的13%。可见,通过西部大开发来扩大内需存在着很大空间。
 
  总之,随着内需的自主扩大,以及主要依靠内需实现增长机制的形成,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经济都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中国经济前景非常看好
 
  尽管世界经济下滑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主要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中国正在形成,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具有以下有利条件,因此,中国经济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1.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和推动依法治国,是中国能够长期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增强了人们的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是中国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大国的特点决定了其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从而可以避免世界经济下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人口众多,消费需求自然很大。近年来,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其中之一。据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截至1999年6月末,城镇20%的最高收入户,拥有全部收入的48.5%,而20%的最低收入户,只拥有全部收入的7.1%;城镇20%金融资产最多的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全部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量的55.4%,而20%金融资产最少家庭,仅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5%。在农村,至1998年末,20%高收入农户拥有的银行存款,占全部样本户总存款额的55%。而14.6%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户,拥有的存款尚不足存款总额的3%。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者无力消费,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当缩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增加占人口80%的农民的收入,就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目前,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这必将会刺激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从投资需求来看,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的加强、各项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房地产业的开发等,诸如此类,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扩大投资的空间很大。可以说,只要政策措施得当,中国的投资需求将会不断扩增。不言而喻,这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
 
  3.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如何理解和把握二十一世纪初的世界大局

  • 下一篇文章: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评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上]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下]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上]
  •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
  •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
  • ››市场国际化与中国市场结构战略
  • ››策略选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 ››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停滞不前?...
  • ››世界经济的增长、结构变化与“全球...
  • ››世界经济低迷中的中国造船业
  • ››世界经济乱局:何去何从的中国经济...
  • ››世界经济乱局:何去何从的中国经济...
  •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
  •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下]
  • ››世界经济用泡沫来招待中国
  • ››世界经济的新特点及发展前景
  • ››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
  • ››世界经济的现状和近期走势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